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柳州:一個城市與酸雨的13年斗爭
日期:2008-12-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我要評論()
三家大企業的環保賬 “以前,到市里開人大會議那是最讓人頭疼的,很多代表都在環保問題上進行質問。當時我們提出產量要上1千萬噸時,很多市民都驚呼:柳州的天要永遠變黑了!”廣西最大的企業——柳州鋼鐵公司董事長陳永南說,“現在,我們的產量上去了,卻很少聽到市民和政府的責難聲! 這個在環保方面原來備受市民詬病的企業,今天已經做到了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焦爐尾氣回收供民用,高爐尾氣回收為鍋爐燃料。 柳鋼從2001年開始在環保上投入重金,工業供水循環使用、余熱節能發電、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焦爐煤氣脫硫綜合利用、煤氣作為清潔能源燃料等項目陸續開工。目前,柳鋼完成技改投入了130多億元人民幣,環保投入為13億元。 循環經濟項目在經濟效益上已開始顯現——2008年,柳鋼的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全部循環利用,由原來的每噸鋼消耗30噸水降至5噸,企業每年僅水費就節省數千萬元人民幣。于“十五”期投資建設了總裝機容量為75000kW的2號熱電機組,投產以來,每年回收本企業放散的焦爐煤氣和高爐煤氣達30億立方米,折合標準煤35萬噸,年發電量5.4億千瓦時,并向高爐汽動風機供中壓蒸汽98萬噸 ,折合電量2.1億千瓦時!耙郧翱傆腥苏f我們偷排廢氣,現在你讓我排我還不愿意呢,那可都是寶貝!”陳永南說:“柳鋼現在用廢氣和余熱發電,不但收回自建發電廠所投入的成本,還賺了兩個多億!蓖ㄟ^循環利用,柳鋼在環保上投入的十多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基本收回成本。 曾是柳州污染大戶的柳州化工集團公司也嘗到了環保的好處。去年1月,這個公司從荷蘭引進潔凈煤氣化技術,合成氨和尿素的生產成本分別下降38%和34%,煤耗也大幅下降——柳化飄蕩在城市上空近40年的 “黃龍”也不見了。 另一個典型是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它和前兩家企業曾并稱為柳州三大污染戶。2006年4月,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6億元的煙氣脫硫項目工程開始正式運行,項目運行后該公司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達90%以上。柳電脫硫辦主任陳顯輝在介紹企業情況時說:“這個環保項目并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企業目前還是虧損的。但在廣西,我們是虧得最少的火電廠——上這個項目可以獲得補貼。幸好我們早上了這個項目,要不然到現在,在新的環保政策下,很多火電廠就非常被動了,就不是企業贏不贏利的問題,而是企業生存的問題了! 2000年,柳州市酸雨污染治理取得歷史性突破。降水PH年均值和酸雨出現頻率分別達到有史以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5.31和30%,二氧化硫空氣環境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三級標準。 到2007年,酸雨頻率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90%左右下降到42.8%。市區空氣質量不斷改善,2007年優良天數達351天,優良率達96.2%,創20年來最好水平。 環保局擴權 2004年,柳州市評選優秀環保企業,當評選材料送到有關部門征求意見的時候,作為柳州經濟支柱的柳州鋼鐵集團公司、柳州化工集團公司、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卻因環保問題被投了反對票。之后,這三家企業被取消評比優秀資格,企業未達標的環保數據的還被公布在當地黨報和網絡上,成為當時頗為轟動的事件之一。 自從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予民“碧水藍天”的承諾后,給很多人的感覺是柳州對環保污染治理力度明顯加大了,柳州市環保部門的“權力”明顯增強了。“今天罰那個廠的款,明天又下這個廠的停產通知,而且都是些大企業,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一位市民說。 而環保局有關人員表示,“這并非是環保局的權力比以前大了,而關鍵是因為柳州市委、市政府更為關注民生,更為重視環境問題的原因。其實剛開始狠抓環境治理時,我們心里也沒底,畢竟這些污染企業大戶也是柳州的納稅大戶,是柳州財神爺啊,況且有些還是廣西區屬企業。我們第一次下停產通知的時候,我的壓力也是很大的。”2006年,柳江造紙廠因環境問題被罰款100多萬元,這是目前柳州環境保護開出的最大一筆罰款。 在柳州,無論官方還是民間,介紹這個城市時都喜歡用“山水城市中工業最強、工業城市中山水最美”這句話。碧水藍天早已深入民心,也讓這個城市的幾任執政者在施政時一直把環保放在首位。 “一是有法律支持,二是黨委、政府支持,三是市民的環保要求,四是環保局本身的努力。”這是柳州環保人對目前“權力”變“大”原因的四點概括。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