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中國花木業三十年回眸
日期:2008-12-11 來源:中國花卉報 作者: 我要評論()
●“文革”過后,我國傳統花鄉花縣開始恢復花木生產。1978年國家首次提出發展城市園林、自主發展花木生產的設想,花木生產取得初步發展。綠化市場出現短期好行情,一些地方出現了依靠花木致富的“萬元戶”。 ●1984年春,全國龍柏價格狂跌,生產者無奈只好砍掉龍柏當柴燒,這一被業內稱為“龍柏燒狗肉”的產業低潮,對后來苗木產業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極大影響。 ●1984年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閱(1984)57號文件:《關于發展花卉生產和出口問題的會議紀要》。我國政府首次將花卉業提上議事日程,此文件為我國現代花卉業發展繪制了藍圖。 ●1984年11月1日,中國花卉協會在北京成立。時任國務委員兼對外經貿部部長的陳慕華出任名譽會長,農牧漁業部部長何康任會長,劉近民任秘書長,夏佩榮任副秘書長。會議決定創辦中國花卉協會機關報——《花卉報》。 ●1985年4月5日,《花卉報》正式創刊,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為中國花卉協會的機關報,報頭由陸定一題寫。1990年1月1日更名為《中國花卉報》。 ●1986年4月中旬,中國花卉展團前往意大利,參加在熱那亞舉辦的第五屆國際花卉博覽會。這是我國首次參加大型國際花卉博覽會,展品以廣東、江蘇、浙江等地盆景為主。 ●1987年4月28日至5月7日,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隆重舉行。19個省、區、市選送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花卉珍品。萬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了博覽會。 ●1988年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河南南陽的月季專業戶李文鮮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會議。這是花卉行業從業人員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1988年7月8日,由《花卉報》評選的“全國花木行業雙十佳”揭曉。 ●1990年12月28日,我國培養出第一位園林博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博士張啟翔。他的導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愉。 ●1992年4月30日,我國首個大型花卉交易市場——上海曹安花卉市場開業。 ●1992年,國務院頒布《城市綠化條例》,成為中國城市園林綠化的第一部法規。同年,建設部評定北京、合肥、珠海3個城市為我國第一批國家園林城市。 ●1994年12月23日,歷時9個月的國花評選活動落下帷幕。全國國花評選辦公室將群眾推選出的“牡丹為我國的國花,蘭花、荷花、菊花、梅花為我國的四季名花”的評選結果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待批。 ●1996年7月22日至27日,由中國花卉報社主辦的首屆全國園林花木信息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的300多家企業參加,在業內產生重大影響。 ●1997年,建設部與大連市人民政府在大連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國內外60多個城市參展,成為我國規模大、水平高、頗具影響力的園林盛會。此后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分別舉辦了第二至第六屆。 ●1998年,中國花卉報社創辦了中國花卉網(www.china-flower.com),秉承服務行業、引導市場、輿論監督的宗旨,力求打造全面、權威、迅捷和穩定的專業門戶網站,及時向業內提供各種新聞資訊、專業知識和市場行情。 ●1998年4月,中國花卉協會主辦的中國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首次在上海舉辦,以后每年舉辦一屆,在上海、北京兩地輪流舉辦。至今,該展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是業內備受關注、認知度高、參展踴躍的品牌專業展覽會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1998年1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陳俊愉被國際園藝學會命名與登錄委員會和國際園藝學會執行委員會及其理事會授權,成為梅(含梅花和果梅)的國際登錄權威。這是中國學者獲得的第一個植物品種的國際登錄權威。 ●1999年3月23日,由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向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總部遞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加入書。該公約1999年4月23日在我國開始生效。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云南昆明成功舉辦了’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 這是國際A1級博覽會,被稱為園藝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昆明世博園創下了8項世界之最。 ●2000年前后,國家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提出發展“三高農業”,即高產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農業產業。發展“三高農業”給花卉苗木業帶來發展機遇,花木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2000年6月,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首批命名了北京市豐臺區花鄉等59個縣(區、市)、鄉(區、鎮)為“中國花木之鄉”。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花木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