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人才 → 求職技巧 ![]() |
|
15萬上海大學生步入求職季 “80后”須更主動
日期:2008-12-2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 我要評論()
找準自身定位找到合適工作 隨著企業招聘宣講會在滬上高校陸續登場,大學生的求職季再度到來。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有611萬人,根據上海市教委公布的數據,2008年上海高校共有畢業生14.9萬人,比2007年增加0.6萬人,2009年畢業生人數將突破15萬。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再加上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不景氣,對大學生就業會有多大的影響? 上海市教委學生處處長汪歙萍說,近幾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位于全國前列。面對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教委正在加緊做“功課”,開展調研,積極主動做好預案。下個月,關于今年就業形勢的分析報告即將出爐。 找工作,你準備好了嗎? 求職通病——愛去寫字樓 “找一份在寫字樓上班的工作,是不少學生和家長追逐的目標!遍L期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汪歙萍說,這是上海大學生求職的一個通病,歸根到底,這是學生、家長和整個社會的認知問題。 她說,上海學生與浙江學生有很大的差異,上海學生求穩定,闖勁不足。上海出資5億元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申請的人并不多。學生要創業,家長首先不放心。而浙江的許多學生,政府不給錢也要創業。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全社會要形成好的文化氛圍!蓖綮ㄆ贾赋,學生、家長、社會都要轉變觀念——人要去基層接受鍛煉,才能真正成才。 基層就業——就業新視角 上海高校畢業生這幾年進入基層就業的逐年增加,目前比例已經超過20%,2008年達到近3萬人。一方面是學校加強了就業引導,另一方面,基層環境的變化,也對大學生產生了吸引力。 據悉,“面向基層就業”指的是畢業生到縣級以下單位、中小企業工作,或者自主創業等。其中,“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是由政府推出的重點項目。 80后學生——增加主動性 汪歙萍指出,亞洲的學生總體比較保守,要學會適應市場變化,積極主動爭取,才能找到合適的位置。而且,現在的“80后”畢業生與之前的“70后”不同,相對而言,他們依賴性強,主動意識弱,吃不起苦。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老師發現,有些上海學生找工作困難,而外地學生反而容易,就是因為前者缺乏主動性。 從目前的就業市場來看,理工科學生的市場需求相對文科生更大一些,特別是高職高專學歷層次,汪歙萍建議大學生們在學習期間,可以有意識地選修一些相關科目,為自己增加求職的“砝碼”。 學生就業——不只是學校的事 高等教育在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過程中,人才培養目標出現分層,部分高校以培養領軍人才為己任,而有些高校培養的是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者。汪歙萍指出,目前,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尚有脫節。 她認為,應當搭建起一個社會化的信息服務體系,統籌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比如,在國外,企業每3個月會報送用人信息,發布的每個招聘崗位,需要什么類型的人、學習經歷、工作能力等都有詳細描述。另外,根據每年退休的人數,可以預測未來幾年哪些崗位有空缺。 “其實,培養人不只是教育部門的事,企業也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我們鼓勵更多的企業在學生接受大學教育的階段就扶上一把!蓖綮ㄆ颊f。 困難學生——1個也不落下 對于家庭經濟困難且就業有困難的畢業生,本市也有一系列幫扶舉措。各高校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和重點推薦,并盡量給予適當求職經濟補貼。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免收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的報名費和體檢費。 離校后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本市各級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也會積極為他們提供人事、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就業指導、就業推薦等系列服務,優先安排困難家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