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上海古猗園體驗“中國式過年”
日期:2009-01-30 來源:東方網 作者: 我要評論()
今年春節怎么過?在人們感慨年味漸淡之時,記者卻在上海古猗園實地體驗了“2009上海古猗園新春燈謎會”,在以燈謎競猜、彩燈組景、民俗風情三大板塊組成的游園活動中,感受了地道的“中國年”氣氛。據悉,2月7日到9日三天的夜公園活動將有更多精彩,記者在1月23日的試燈儀式中先睹為快。 占地146畝的上海古猗園是在原10畝之園的第宅園林的基礎上擴建的,因此原來的10畝之園是480年前原汁原味的古典園林。去年成功舉辦燈謎活動的上海古猗園,今年又加大投入,用彩燈勾勒園內的建筑天際線,夜公園讓南翔鎮將驚現“第宅園林”的璀璨夜景。北門孕清亭、擷趣街、香樟林、南門等處將有300多只彩燈流光溢彩,南大門牌樓、望鶴樓、九曲橋、湖心亭、缺角亭、梅花廳、柳蔭橋、北大門、茶室廊檐、謎條懸掛處彩燈閃爍,今夜無眠。 姑州彩燈是此次燈謎活動中的亮點。姑蘇優美的地理環境和和水鄉風俗習俗,構成了姑蘇彩燈的民間風格,而古典園林建筑、明代吳門畫派繪畫藝術和宋代虎丘泥巴人的傳統技藝,又熏陶了姑蘇燈彩,因而逐步形成了“蘇燈”的藝術風格。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展出了十年的蘇燈,今年回到中國,將古猗園的中國年味兒裝點得更濃。 到古猗園來一番“中國式過年”的體驗,吸引了許多的市民。猜謎是中國新春佳節的傳統項目。燈謎,又名文虎;猜燈謎,亦稱打虎。早在夏代,就出現了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三國時期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條貼在紗燈上,吸引過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燈謎”一稱。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人們已經漸漸淡忘猜謎之趣。此次古猗園懸出2000余條燈謎,以民俗風情、世博文化、和諧歡樂、古園竹韻為主題,重現這一傳統的春節娛樂項目。 記者看到,缺角亭下香樟林內,600余條以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歷史文化典故、牛年趣事、傳統習俗等為主題的謎條,讓游客們來一番“智力大沖浪”;梅花碑廊里,300條燈謎考一考游客們的世博知識;花神殿長廊里,則掛滿和諧生活與花鳥魚蟲專題的800條燈謎,讓游客們“美滿”一場;而柳帶軒長廊里的300條燈謎,則是南翔鎮與古猗園文化話題,聊的是游客們對古鎮古園的深情厚誼。從年初二至年初六,由上海市燈謎協會主持的現場擂臺更將競猜活動推向高潮,園方還準備了豐富獎品回饋競猜者。 “喜迎世博”、“金牛捧福”、“龍鳳呈祥”、“魚躍龍門”、“京劇臉譜”等八組彩燈景點在園內此起彼伏,與彩燈的天際輪廓線交相輝映。在南大門入口處,以Expo竹拱橋、東方之冠、海寶組成一個喜迎世博的彩燈場景,讓人提前感受到世博的精彩紛呈;兒童園入口處的“金牛捧福”,以彩虹為構架,創作一組形態各異、憨態可掬的金牛捧福造型圖,寓意牛年吉祥,合家幸福;“龍鳳呈祥”則在九曲橋西南側,由色彩艷麗的鳳凰和12米長的金色游龍組合成景,寓意生活美滿,前程似錦;“魚躍龍門”、“五彩鳳凰”、“爆竹迎春”等彩燈雕塑分別點綴在各個與主題匹配的景區,與加拿大蒙特利爾夢湖園展出的景觀組燈遙遙相望。 在燈謎會期間,園內還擺出一條擷趣街,書畫、工藝品、元宵燈、飾品等小商品應有盡有,再加上處處懸掛的燈謎和流光溢彩的亭臺樓閣,好一個“中國式過年”!這讓記者不免想到辛棄疾所描繪的上元燈會的勝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