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人物訪談 ![]() |
|
訪廣州新電視塔設計者馬克·海默爾夫婦
日期:2008-12-26 來源:外灘畫報 作者: 我要評論()
馬克和芭芭拉這對設計師夫妻搭檔是荷蘭Delft大學的同窗,在大學,他們和同學成立了藝術工作室并因此走到了一起。馬克有遠見有想法,但是有的想法不現實;芭芭拉是馬克的“剎車片”,她性格溫和,善于和人打交道,是內外溝通的潤滑劑。出于女性的細膩,她在設計上更注重人性化的功能需求,和馬克互補。 大學畢業后,馬克和芭芭拉去了倫敦。馬克在大學授課,1998年成立工作室。芭芭拉和有“法國設計國王”之稱的PhilippeStarck合作,設計了圣馬丁街酒店和倫敦桑德森(Sanderson)酒店,那被認為是世界上最hip的酒店。后來,芭芭拉在哈迪德的建筑事務所工作了5年,她和哈迪德合作設計了著名的千禧穹頂中的思雛區、沃夫斯堡科學中心等。 2002年,夫妻倆回到阿姆斯特丹,2004年來到廣州參與新電視塔的競標。他們是荷蘭建筑師涌向中國大軍中的一員,據荷蘭建筑評論家瑪麗斯?布爾曼統計,中國已有300多座荷蘭建筑師的作品在建,其中包括庫哈斯設計的央視新大樓、MVRDV設計的南京第壹區。廣州新電視塔是IBA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是馬克離夢想最近的一座建筑。從競標到中標,也是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孕育的過程。中標當日,女兒出生廣州新電視塔設計師、荷蘭IBA事務所的馬克?海默爾和芭芭拉?庫伊特(MarkHemel&BarbaraKuit)夫婦。夫妻倆為女兒起名為“妮娜”。 B:據說電視塔扭轉了45度的設計靈感來自女性的身體,是這樣嗎? H:是的。電視塔分為5個功能段,每段都要體現出不同的層次,要有美感、裝飾感,還要有個性、柔性。 K:電視塔非常高大,如果它只是一根直筒筒的柱子,人們可能會覺得它只是冷冰冰的建筑,和自己沒有關系。越高大的電視塔越要有魅力,讓人感到親近。另外,扭轉了45度的電視塔在任何角度看起來都不同。有生命力的建筑都是多面的,可以從這面看它,也可以從那面看它;可以喜歡這面,也可以喜歡那面。 M:廣州新電視塔表達了我一生追求的東西。絕大多數的建筑都是方方正正、面積很大,看上去很直接、很強壯。這些是男性建筑,表達的是男性價值觀。建筑界能否設計、建出女性化的建筑?如何建?為此我們討論了很久。因為女性化建筑要有女性的特點,既要有深度,又得難以琢磨、難以理解。這些都是設計、建造的難點。 在廣州電視塔的競標中,有的設計師設計的電視塔比我們的高大,但體現的都是男性價值觀。我認為建筑的重點是質量以及和環境是否協調。符合條件的建筑,如果你長時間地看它,你不會厭煩,反而會覺得它很有趣味。如果你參觀了一次,還想再參觀一次,每次都會有新發現。合格的建筑是對周圍環境的豐富,是一種完整、復雜、全面的體驗,這和女性在生活中的態度一樣—女性不簡單,也不直接。男性則不同,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一根線到底。 B:馬克的建筑女性觀是否和芭芭拉有關? H:肯定有關的,不要忘記我和芭芭拉是搭檔。我喜歡和女性共事。但是建筑界是男人的世界,在設計電視塔的過程中,芭芭拉經常碰到這種情況—男建筑師喜歡扎堆討論,芭芭拉融不進去。不過,別人對她都非常尊重,覺得一個女性在男性世界里獨立工作很了不起。 B:據說“細腰”設計是政府的要求,是這樣嗎? H:這是雙方的要求,既是政府、客戶的要求,也是我的審美理想和追求!凹氀痹O計是一次挑戰,因為在最細的部位要放進電梯、豎井、應急樓梯,還要放下中心核。同時,它必須是最細的。“細”有多種概念。在生活中,有人瘦到厭食,有人暴飲暴食導致肥胖癥,這些都不健康。我追求的“細”是和諧的,既考慮資金、金屬材料的問題,又要考慮建筑美感、技術能否實現,還得考慮能否符合規章。設計是一個找方法確保方案實現的過程,不能一意孤行,固執己見。 B:在施工現場,看到自己的作品正在拔地而起,你們的感覺如何? K:當我站在電視塔的最頂端,非常驕傲。那種感覺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直到現在我還是這樣,每次看到它就很驕傲。女兒是我的心血,而我的靈魂都在電視塔上。 H:一開始,電視塔的設計和想法完全出自我和芭芭拉,除了我倆,沒人相信能造出這樣的建筑。當設計進入一定階段時,突然有上百人圍著我們,就像你剛當父母,開始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有很多人教你怎么做。當電視塔造到一定階段,一起參與的有上百人,我們好像突然沒有發言權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心理轉變過程。當你把孩子養育成人,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至于他今后怎么生活,最好的態度就是信任他,因為我已經把我的觀念灌輸給他了。 B:經歷過“9?11”和四川地震,人們都對高樓心有余悸,你們怎樣讓大家克服高樓恐懼? H:我理解大家。不過高樓其實比矮樓安全,因為矮樓和地震的頻率會產生共振,而高樓不一定。另外,高樓采用的鋼筋比水泥柔韌。地震是自然現象,“9?11”是恐怖分子襲擊,我們考慮了這點。在結構上,如果有外力撞擊,電視塔馬上會分擔、消解某一點的壓力。在設計上,電視塔分內外兩層,內層中心核是一個圓形的混凝土柱子。不可能有外力來沖破這兩道防線;而如果遇到其他危險,人員撤離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盡管可以采取各種措施,但是高度本身是沒有辦法克服的,就像登山登到一定高度時,總會有風險—完全沒有風險是不可能的。人們也許會問,既然有風險,那么為什么還要登山?為什么要建這么高的建筑?因為我們想超越自我,明知前面有風險,但是我們要做一件從來沒人做過的事情。 B:電視塔建成后,將是廣州的地標建筑,同時也是你們的夢想之作。這兩個意義,你們更看重哪個? H:實現夢想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到目前為止,廣州電視塔是最接近我夢想的一座建筑。在設計時,大家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實現,我們遭到很多批評。現在,它即將建成的事實不僅證明在建筑上存在一種新的技術可能,而且打破了既有觀念,這是最重要的。 K:我和馬克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不統一。我覺得電視塔在中國建成對我們的意義也很重要。 B:你們的事務所有中文譯名“信基”,名片也有中文版,看得出你們對中國很重視,為什么如此重視中國? H:第一個原因是我和芭芭拉酷愛旅行。大學畢業后,我們拿到政府獎學金,用了一年時間周游世界—在非洲待了半年,在印度待了半年,還去了印度尼西亞和中國。我們第一次到中國是在1994年,第二次是1997年。旅行也是積累建筑知識的過程,比如我們注意到非洲把沙子、泥土等用作主要建筑材料;第二個原因是,現在一切事情正在中國發生,如果你要去中國,必須現在就去!因為中國正在急速發展,機會只有一次!在歐洲不論建什么,方案都要經過層層審批,有一種猛踩剎車的感覺。 B:馬克曾經批評現在的主流建筑太膚淺、太保守。這是打擊面很廣的批評,你真的這么說過嗎? H:是的。目前大多數建筑都不是真正的建筑設計,只是造房子而已。它們遵守了很多條條框框和規范。房子雖然是新建的,但是其實都是老房子。因為建得太快了,很少有人關注建筑本身,也沒人留心世界的變化,更沒有考慮將來。作為設計師,除了關注設計,我還關注很多社會問題。你可能覺得我很天真,我希望用建筑改善世界。我很關注環境、人口等問題,當下世界越來越扁平,應該保持地區特性還是全球化?這些被廣泛討論的問題,我都很關注。 建造房子要有長遠考慮。阿姆斯特丹建于17世紀,我們生活在17世紀的空間里。但是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那些老房子共處時,根本不會意識到這一點。任何建筑一定要考慮它的質量、將來。我要建的房子是100年之后仍然可以使用的,能夠決定居住者的生活、居住環境的。否則,100年以后,我們又回到諾亞方舟上,船上都是沒用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建筑設計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