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地震致竹子大量死亡 大熊貓面臨生存危機
日期:2009-01-0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胡念飛 我要評論()
四川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站副站長楊旭煜此前透露,截至2007年底,開花竹總面積達到2.4萬公頃,占四川大熊貓主食竹面積的1.4%;有9種大熊貓主食竹開花,占四川大熊貓主食竹的30%,其中尤以若爾蓋與九寨溝交界區和平武、松潘、北川交界區最為嚴重。而這一趨勢,還在繼續之中。 巧合還是必然?“竹子開花有一定的周期,一般是50~60年。距離1974年岷山竹子開花,至今才30多年,周期未到。但是,地震會否導致竹子開花提前,我也不知道。”張和民說。 張和民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竹子開花,從理論上講,當時是有影響的,但如果低海拔的竹子沒有被破壞,如果竹子的品種不是單一的,問題就不是很大,否則,就會影響很嚴重。但從臥龍的實踐來看,竹子開花的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最擔心的,還是低海拔的竹子出現問題。 嚴旬則透露,國家林業局將對竹子進行嚴密監測,防范震后竹子大面積開花和成片死亡造成熊貓的糧食短缺。 針對病餓大熊貓多數發生在冬春季節的情況,四川省林業廳要求凡有可食竹開花情況的縣及自然保護區,加大巡護監測力度,做到及時掌握竹子開花變化情況,及時評估可食竹開花對大熊貓生存環境的影響。 重建 臥龍的氣候、環境、植被十分適宜發展大熊貓圈養種群,天佑臥龍。 臥龍破壞嚴重,能不能把熊貓基地搬到其他安全的地方算了? 一開始,就有人提出這樣的想法,甚至有報道說,中國目前已經有意為大熊貓挑選第二故鄉,而專家認為,在所有競選大熊貓第二故鄉的省份中,浙江極具優勢。 “大熊貓生活環境受地震影響持續惡化的情況表明,我們必須重建臥龍,因為臥龍是大熊貓的最佳棲息地,是中國保證大熊貓生存發展的關鍵。” 作為臥龍當家人,張和民態度堅決,“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在臥龍20多年的發展經驗證明,臥龍的氣候、環境、植被十分適宜發展大熊貓圈養種群和進行圈養大熊貓野外放歸實驗等研究。” 經過科學論證,有關方面決定在臥龍耿達鄉境內的黃草坪繼續建設新的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原來的中心將改造成遺址公園,由廣東揭陽負責援建。 周平章告訴記者,野生大熊貓對生存環境非常講究,在耿達鄉境內,黃草坪所在的整個幸福溝是大熊貓分布比較密集的地方,比原來基地所在的核桃坪還多。 一個可以證明的例子是,1983年以來,在耿達鄉境內,一共有十幾次熊貓下山被發現的情況。因為熊貓家園的特殊性,臥龍其他災區都是一個地方援建不同,享受到了特別待遇,由廣東(具體為揭陽與潮州)和香港一起援建。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