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河北:曹妃甸海域規劃預計年創收10億
日期:2009-01-07 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李淑麗 王軍伍 我要評論()
-預計年均收益7-10億元 項目實施后,在曹妃甸工業區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和提高的基礎上,還將為曹妃甸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 海洋牧場中的大型海藻大量增殖,吸收海水中N、P和C等營養元素,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的程度,減少赤潮的發生頻率。以龍須菜江蘺的一種)養殖為例,在1hm2的牧場中,可以收獲70噸鮮龍須菜或9噸干龍須菜,意味著這些龍須菜可以富集2.5噸的C、0.22噸的N和0.03噸的P。 按設計標準,濕地對污水凈化能力可達到:BOD5(5日生化需氧量)可降低60%, COD(化學需氧量)可降低60%,懸浮物可降低91.1%,TN和TP可分別減少70%和75%。此據,人工濕地及濕地公園具有明顯的防污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出水水質可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可促進曹妃甸區域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 濕地保護區及河口人工濕地的建設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秀麗自然景觀;豐富了生物多樣性、群落多樣性,增強了海洋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維護生態系統健康,加強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我更新、自我修復能力,為其他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棲息環境,使曹妃甸區域內社會自然復合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 劉處長算了筆經濟賬:海洋牧場規劃藻礁總面積約為16.8km2,假設所有藻礁全部種植鼠尾藻,可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鼠尾藻畝產鮮重可達到2500kg,售價2元/kg,則從第二年起本牧場每年可由海藻獲得產值1.26億余元。海洋牧場建成后,灘涂貝類的平均生物量提高4倍,年總產量可達68250噸。“按青蛤、雜色蛤、文蛤、四角蛤蜊的平均收購價格按6元/kg計算,年產值約4億元。” 隨著濕地保護區和河口人工濕地的建設,將徹底改善周邊環境條件,景觀優美的河口帶成為工業區的“后花園”。濕地公園及河口人工濕地的建設將大大提高地塊價格,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從以上經濟效益分析可看出,曹妃甸海洋生態開發項目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已經顯現。項目實施后,估計年均收益7-10億元,預計3-5年即可收回投資;人工漁礁的使用年限約20-30年,估計經濟效益是總投資的10-15倍。 -海洋牧場和濕地保護區為漁民提供就業 劉處長介紹說,海洋牧場和濕地保護區建設將促進旅游業發展、優化區域經濟結構,為漁民提供作業場所和就業機會,漁民收入得到顯著提高。 海洋牧場和濕地保護區可為海洋生物科費行為的轉型,增強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分析表明在曹妃甸所選海區投放人工漁礁,不會影響航道和港口工程建設。對于人工漁礁是否對海域帶來影響,齊主任說:“人工漁礁投放后,不會改變潮波性質和往復流特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