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綠色北京”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日期:2009-01-16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是今年北京“兩會”上最熱門的話題。連日來,代表們在討論中紛紛表示,要把“綠色”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讓“綠色北京”建設為首都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生態涵養區應布局高端產業 “建設‘綠色北京’,首先是要保護生態環境!笔腥舜蟠、懷柔區委書記王海平表示,作為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懷柔,今后將進一步明確責任感,下大力氣保護水源和空氣,為首都構筑綠色生態屏障。 但對于生態涵養發展區來說,保護環境不是建設“綠色北京”的全部內涵,還要發展“綠色”產業。“如果地區經濟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對環境的保護也不可能做到可持續!币虼,王海平建議,要在生態涵養發展區大力發展無污染、效益好的高端產業,“比如現在,我們懷柔已經有了中國電影數字基地、中科院懷柔基地等一批高端產業項目,但距離推動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還遠遠不夠,希望市委市政府今后在產業布局上,能夠引導更多的高端產業往生態涵養發展區聚集! 綠地建設要兼顧市民休閑 市人大代表、昌平林業工作站的周志軍認為,建設“綠色北京”應該讓市民更多地享受到綠化成果。他說,經過這么多年的植樹造林,北京不管是林木綠化率、森林覆蓋率,還是人均綠地面積都已經大大提高了,但很多地方只是單純的綠起來了,人卻無法進去休閑,因為沒有路,也沒有任何配套的休閑設施。 周志軍建議,有關部門要在建綠地的同時,預留部分土地,建設旅游休閑配套設施。對于已經建成的人工林地,科學地加以改造,使之成為市民可以進去觀光、休閑的森林公園。 他還建議,政府要加大對水源保護地的產業扶持力度,引導當地農民發展民俗旅游業,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建設‘綠色北京’,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痹谛〗M討論中,市人大代表、豐臺區園林局綠化隊生產組技術員李輝的發言引起了其他代表的共鳴!氨热缯f我們身邊的這些綠地吧,三分靠種,七分靠養,但現在園林部門的經費、人力都明顯不足,如果大家都來積極地認養綠地,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敏則呼吁大家從點滴小事做起,培養“綠色”的生活方式,“比如說節水、節電、節能,對垃圾進行分類,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些生活中的細節如果大家都做到了,那么距離‘綠色北京’理念的實現也就不遠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