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植物保護 ![]() |
|
預防為主把牢有害生物入侵大門
日期:2009-01-21 來源:中華園林網 作者: 我要評論()
中國是在農耕文明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國家,幾千年農耕文化沉積下來的,除了中國人對土地的重視,更積攢了許多應用害蟲天敵與有害生物作戰的經驗。“災害重在預防,責任重于泰山”、“事后除治不如事中救治,事中救治不如事前控制”,這是改革開放30年來,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其中的精髓就在于堅持預防為主,從源頭治理。 堅持預防為主,就是要牢固樹立森林健康理念,切實將有害生物防治貫穿林業生產全過程,滲透到種苗、造林、管理、利用等各個環節,努力營造健康森林;就是要加快推進由重除治向重預防的轉變,切實把預防擺到首位;就是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和推進預防工程,切實將監測預報、檢疫檢驗等預防性措施落到實處。 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防治工作理念、指導方針和基本思路 改革開放30年,就是解放思想、全面發展的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業事業蓬勃發展,全社會的生態意識普遍增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針從“積極消滅”到“綜合防治”,從“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再到“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雖然只有幾字之差,但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與之相適應,防治思路由以化學防治為主向以無公害防治為主轉變,防治手段由治標向治本轉變,防治組織也由部門防治逐步向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轉變。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以及現代林業建設的全面推進,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納入國家生態安全、國土生態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戰略中來,系統思考,超前研究,與時俱進地調整和更新戰略方針、戰略部署,努力開創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堅持目標管理,分級治理,推進防治工作科學化、法制化進程 推行目標管理是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責任落實的重要舉措。要進一步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推行政府之間、林業主管部門之間雙線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不同林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防治責任主體,推行誰經營誰受益、誰投入誰防治的責任制度和投入機制,落實責任,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級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發動全社會力量投入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來。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性、法制性較強,必須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有害與無害的關系、成災與不成災的關系,加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不斷提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技含量和整體水平。同時,要加快推進法制化進程,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法規體系,用法律手段指導、規范和管理防治工作。 堅持開拓創新,不斷完善與改革形勢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開拓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改革30年的風雨歷程,也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斷探索、開拓創新的歷程。正因如此,才換來了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行業的輝煌成就。當今時代,新思想、新知識層出不窮,新情況、新問題紛至沓來,這種探索和創新將永無止境。如果總在舊模式、舊觀念中兜圈子,單純靠老辦法、老經驗對待新事物,甚至抱殘守缺、墨守成規,缺乏開拓創新的勇氣和突破常規的膽識,就必然會落后于時代潮流,貽誤事業的發展。要著眼于新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新的思路來加快發展,以新的舉措來深化改革,以新的辦法來推進工作,不斷提高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整體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輿論先行,努力建設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和優良的工作環境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行業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環境如何,直接關系到事業的發展進步。要始終把提高行業隊伍素質擺到首位,強化機構職能,穩定職工隊伍,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和思想道德修養,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和競爭意識,激發職工獻身森林保護事業的信心和決心,全面提高行業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要把強化輿論宣傳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的第一道工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簡報、展覽等多種形式,宣傳形勢,普及知識,喚起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關注、重視和支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