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對山園:廣州被遺忘的寂寞園林(圖文)
信步走到殿堂的后面,又見一座小山,小山上佇立著一座飛檐斗拱的兩層閣樓,看上去軒昂有致、精巧有度。相傳它是黃冠章為其母親所建的“讀經樓”,也是為其母親祝壽的場所。這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是個大孝子,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 順著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路拾級而上,崔志民告訴我們,在他最初的記憶里,這個小閣樓是破敗不堪的,而且通往閣樓的山路也全部被荒廢。有好幾次,他試圖想攀爬上來一探究竟,都以失敗告終。 而現在,小閣樓和它腳下的山路,都被很好地復原了。我們爬到閣樓的二層,輕輕推動緊閉的門扉,發現它們居然都沒有鎖,穿過四四方方的小屋,來到小閣樓正面的陽臺,整座別墅的全景就盡收眼底了。 黃冠章別墅原來是個完整的“四合院”。最前方的殿堂,后方高處的讀經樓,以及被回廊連接起來的左右廂房,共同組成所謂“前有照,后有靠,左右都有抱”的風水格局。 ![]() 黃冠章別墅的大門與中山紀念堂大門也有幾分相似。 崔志民指給我們看:那梁上雕刻的美麗的花,是北方建筑的風格;頭頂上通透的天花板,是典型的嶺南特色;右手邊廂房上古色古香的山墻,是古典建筑常有的元素;而那彩色的花玻璃,則是民國時期開始興起的裝飾。 如果是晴天,站在屋子里,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五彩斑斕地在地上躍動,會讓人看得著迷。而我們來到的這一天,窗外正飄著瓢潑大雨。即便是這樣惡劣的天氣,站在這對山園的制高點向遠處眺望,依然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最遠的地方,增埗河的河水在閃爍著光亮,我們的腳下,野芋頭、番石榴、木棉樹、大葉榕……繁茂的植物如同綠色的波浪。崔志民告訴我們,這些樹應當是黃冠章當年所種。不過,80年前,它們一定沒有現在這么郁郁蔥蔥的好看。“因為這里偏僻,所以這些自然而美好的事物全都留了下來……” 在黃冠章別墅旁邊不遠處,坐落著兩座24米高的圓形塔樓,是當年位于這里的電石廠留下的遺跡。 這樣一座骨骼清秀的別墅,和兩座高大敦實的石灰窯比鄰而居,對比格外的強烈。而事實上,早在黃冠章選址于此為自己的母親建造別墅的時候,西村一帶已經被定位為“工業區”了。 這可以追溯到陳濟棠主粵的時期。自從海上絲綢之路衰落后,廣州的經濟經歷了相當長的低迷期。陳濟棠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遂拋出一個以工業為支柱的振興大計。廣州水泥廠的前身——廣東西村士敏土廠于是應運而生。 據說,當時水泥廠的選址還頗費周折,最后選定西村,是因為這里水陸皆備,交通便利。西村士敏土廠于1928年籌建,1931年正式投產,應該是比黃冠章別墅更早落戶西村。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