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上饒集中營
聞名中外的上饒集中營是抗日戰爭處于戰略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的產物。1939年底到1940年3月國民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擊退之后,蔣介石又開始策劃第二次反共高潮。1940年10月19日,國民黨以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何應欽、白崇禧的名義致電第十八集團軍正、副總司令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軍長葉挺,對堅持敵后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進行了種種誣蔑,并限令一個月內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全部開到黃河以北。11月9日,我黨以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的名義發表回電,據理駁斥了何應欽、白崇禧對我軍的種種誣蔑,但為了顧全大局,避免抗日統一戰線的破裂,答應將江南的新四軍部隊北移。蔣介石、何應欽、顧祝同等人一方面制造支持新四軍北移的假象,一方面暗中調兵遣將,集中七個師共8萬兵力,埋伏在皖南涇縣的茂林地區,并于1941年1月6日對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千余人突然進行襲擊,新四軍廣大指戰員在葉挺軍長的指揮下奮勇抵抗了一個多星期,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而損失慘重。其中2000多人戰死、4000多人被俘,突出包圍的僅約2000余人。軍長葉挺下山與國民黨部隊談判被扣;副軍長項英與參謀長周子昆突圍之后被叛徒殺害;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周恩來在重慶驚聞皖南事變發生,當即在《新華日報》憤筆題詩"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毛澤東在延安發表談話,強烈譴責國民黨頑固派破壞抗日,襲擊抗日軍隊,發動內戰之滔天罪行,并堅決要求懲辦皖南事變的罪魁禍首何應欽、顧祝同、上官云相,恢復葉挺將軍自由,交還皖南新四軍全部人槍等。但是,國民黨當局無視我黨中央的嚴正抗議和國內外輿論的強烈反對,公然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誣蔑新四軍"陰謀不軌",發動"叛變",宣布撤銷新四軍番號。并將被俘的新四軍人員予以羈押、迫害.1月下旬,顧祝同密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呈請派員接收新四軍被俘人員,同時派遣上校軍官劉夷華、侯蔭黎、陳淡如三人前往皖南將被俘人員編為三個所謂訓練大隊,繼調國民黨67師少將副師長唐肅于1月26日建立"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唐肅任總隊長,將被俘的新四軍的士兵全部編入第一、第二訓練大隊,另成立"軍官"、"軍士"各一隊,分別囚禁新四軍排以上干部和軍士班長。不久顧祝同調第三戰區政治部調查室少將專員張超(軍統出身)任軍官隊隊長、陳淡如為軍士隊隊長。2月27日,重慶國民政府軍委會頒布《新四軍被俘官兵管訓實施辦法》,該件第一項規定的"管訓方針"是使被俘新四軍官兵"認識新四軍叛變行為之錯誤"、"認識中國國民黨領導抗戰之特殊使命和任務"、"覺悟自新能為本黨(即國民黨)工作",實際上就是通過所謂"管訓"向被俘新四軍官兵灌輸反動思想,使其叛變革命,轉而為國民黨反共政策效勞,這也就是國民黨建立"上饒集中營"的反動宗旨。同時文件指定由顧祝同負責主持被俘新四軍人員的管訓工作,指示將被俘的新四軍干部和士兵分開地點管訓并"嚴密防止與當地民眾接近"。3月上旬,根據顧祝同指令,訓練總隊部率第一、第二士兵大隊及軍士隊進駐鉛山永平鎮和石塘鎮,軍官隊單獨押解上饒周田村。與此同時,原來關押在三戰區政治部專員室茅家嶺監獄的"政治犯",也轉入到周田村。周田村是個四面環山的偏僻小村,離上饒15華里,國民黨憲兵攆走了全部農戶,砍光山上的樹木,圍起鐵絲網,遍設崗哨,警備森嚴,這里除關押650名新四軍排以上干部的"軍官隊"外,還關押了80多名原三戰區政治部專員室的政治犯,以及原來皖南搜捕到的30名新四軍失散干部,即所謂的第三戰區特別訓練班。此外還有關押新四軍軍長葉挺和軍政治部秘書長黃誠、組織部長李子芳、敵工部長林植夫的李村監獄。關押新四軍三支隊司令員張正坤、軍直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教育長馮達飛的七峰巖監獄。于是以周田為大本營,包括周圍李村、七峰巖、茅家嶺、石底等處監獄的上饒集中營就這樣產生了。皖南事變后,身為新四軍軍長的葉挺是第一批被押送到上饒囚禁的。1941年1月17日,葉挺由一個排的憲兵押解,囚于三戰區長官司令部駐地上饒皂頭附近的李村監獄。隨葉挺同批被押送到上饒的還有張正坤、黃誠、李子芳、馮達飛等共產黨、新四軍高級干部。這座監獄原是三戰區副官處招待所。新四軍原編入三戰區軍事序列,軍餉械彈均由三戰區轉發。雖然新四軍一個軍的軍需給養還不及國民黨部隊的一個師,但三戰區還是經常借故拖發、扣發。葉挺曾多次到上饒向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交涉,就曾住過這個招待所。而今竟被作為"階下囚"關押于此,葉挺不禁滿腔激憤!為了表明心志,他在囚室白墻上揮筆寫下幾行大字:"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氣壓邪氣,不變應萬變!""坐牢三個月,勝讀十年書"。自葉挺關押在李村之時,頓時小小李村變得熱鬧起來了。一輛輛轎車、吉普車載著三戰區黨政軍各界要人,絡繹不絕前來"拜訪"、"看望"、"慰問"、"奉勸"葉挺。葉挺是大革命時期的北伐名將,1927年在八一南昌起義中擔任過前敵總指揮,同年12月11日又在廣州與張太雷一起領導了廣州起義。抗日戰爭開始后,國共兩黨再度合作。他滿懷愛國熱忱接受共產黨組織安排擔任新四軍軍長。國民黨高層人士深知,葉挺對"事變"的態度對他們太重要了。那些一個個前來"拜訪"的人倒也"豁達大度",不怕連吃"閉門羹",也耐得住葉挺冷峻緘默,照樣滔滔不絕花言巧語。可葉挺倒是沒有耐心,有時索性不客氣地下逐客令。在事變中叛變投敵的原軍部參謀處長趙凌波跑來充當說客,還未說上兩句,就被葉挺幾記耳光趕出門外。 有一次,顧祝同親自出馬,與副司令長官兼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精心安排了一次宴請,一個副官帶了理發師到李村為葉挺理發,遭到葉挺嚴厲拒絕:"不自由,不理發剃須!"就這樣頭發胡子長得老長的葉挺被轎車接到擺設講究的宴會廳,坐在將軍服筆挺的顧祝同和上官云相中間。顧祝同一見葉挺未理須發,就預感今天這出戲不太好唱。但是,也沒有其他良策。一陣寒暄過后,顧祝同有意回避。他不再談皖南事變責任問題,轉換話題:"蔣委員長器重你的才能,同意我們的推薦,準備請你屈就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的職位。若能如此,我們將繼續合作,共同抗日。" 葉挺聽了,立即表示:"請你轉告,我要求盡快在上饒組織軍事法庭審判我,我將把事實真相公布在世人面前,然后要殺要剮隨你們的便!" 顧祝同無言以對,借副官報告有人求見之機先行離席。宴會不歡而散。 2月12日,葉挺直接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代電稿,再次要求"在上饒組織軍事法庭,交付判決,并以明令公布,以免周折遲延",表示自己"個人之操守""至死不可變","愿保其真情而入地獄"。顧祝同未完成勸降任務,只好照轉這份代電稿交差。蔣介石看了代電稿,無可奈何地直搖頭。 葉挺雖然被單獨囚禁,但關心著被囚的廣大新四軍部屬。他以給自己看病為由把隨同談判被扣的軍醫處副處長王聿先等人從七峰巖監獄要到李村,并通過他們和其他同志取得聯系。他教導大家不要辜負了黨的教育,身處逆境要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堅定意志。他還用周恩來從重慶匯給他的錢款為周圍的同志各做了一套單衣褲和一頂蚊帳;買了豬肉親手燒好分給大家吃,補養身體。 顧祝同什么辦法都用盡了,也軟化不了葉挺,便于同年8月將葉挺押離上饒,途中幾易囚地,最后關進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至于屬國民黨第三戰區所轄的上饒集中營,于1942年6月將"軍官隊"和"特訓班"合編為戰時青年訓導團東南分團。期間,在監獄黨組織秘密領導下,獄中同志曾成功地舉行了茅家嶺暴動、赤石暴動,使一部分同志回到了革命隊伍,有近200名同志在集中營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無愧于共產黨員和新四軍戰士的光榮稱號。解放后,上饒集中營舊址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11日,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定為第二批100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