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五龍潭[山東濟南]
五龍潭位于濟南老城西.五龍潭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與隋唐間山東英雄秦瓊的故事有關。傳說秦瓊的宅第在一次暴雨之后下陷,就形成了今天的五龍潭,據說以前潭邊還立有"秦瓊故居"的碑石,大概也是那個沒事人干的。 五龍潭與隋末唐初的山東英雄秦瓊的傳說有關。有好事者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自此便改稱五龍潭。五龍潭泉水清澈,潭池周圍散布著月牙、洗心等27個大小泉池,諸泉薈萃,泉水匯集成花溪、千回百折流向護城河。溪內有幾處低矮的迭石,形成迭水瀑布,溪上橫臥小橋,有“清泉石上流”和“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有水自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的古溫泉、東流泉、回馬泉、濂泉;有水從碗口粗的泉眼騰涌,水花飛濺,狀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從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飛的宮家池、虬溪泉;還有“地涌千珠亂,天重一鏡湖”的天鏡泉,“滋味美如飴,一飲似天漿”的蜜脂泉,以及賢清泉、北洗缽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 公園內設有潭西茶社,是品茶賞泉的好去處。 解放后,政府多次修繕,并于1985年重新規劃、擴建,將五龍潭泉群周圍的天鏡、回馬、古溫、月牙、洗缽、賢清等27處泉池連為一體,峻池砌岸,堆山疊石,植花木,建亭閣,設碑廊,建南北兩大門。1987年9月9月27日,五龍潭公園正式建成開放。公園的建園風格兼具南北造園之精華,以潭、池、溪、港等景觀構成,質樸野逸為特點的園林水景園。園內人名泉20余處,名勝古跡及新建景觀有:秦瓊故宅遺址、中共山東省領導機關舊址、名士閣等。 古溫泉位于五龍潭東南側,因泉水溫度較高,且歷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節、寒風凜冽,大雪紛飛,而泉中卻熱氣蒸騰。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園,后荒廢。泉南側有一座二層小樓,是早期中共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 懸清泉又名賢清泉,位于五龍潭北側。泉池深2.4米,呈不規則狀,以自然石駁岸。泉水清澈,楊柳垂蔭,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賢清園記略》中寫道:"濟南名泉甲天下,舊傳七十有二……其著者為趵突,為珍珠,而賢清實具二泉之體而微焉者也。"清代懸清泉畔曾建有一處別致的水景園--朗園。現朗園已廢,人們在其舊址上修建了攬泓榭,景色亦佳。 天鏡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龍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鏡,故名。清道光《濟南府志》中載:"天鏡泉……即江家池,方廣一畝,可鑒須眉。"天鏡泉是五龍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勢甚好。池內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龍潭西南側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駁岸,玲瓏別致,泉水從石縫中流出,匯入五龍潭。七十三泉的出現尚有一段佳話: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著名學者桂馥命人在五龍潭西側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時,竟挖出一個泉眼,泉水汨汨噴涌,水勢甚佳。桂馥大喜,大宴賓客,請眾人為此泉起名。眾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靈機一動,為此泉起名為"七十三泉",眾人無不稱妙。桂馥還賦詩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數五龍潭。為勞算博士,籌添七十三。" 五龍潭泉群中還有濂泉、東蜜脂泉、官家池、睛明泉、聰耳泉、回馬泉、玉泉、青泉、潭西泉、月牙泉等名泉。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