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數字化圓明園”論壇召開 三維復原實景圖驚艷亮相
圖為Re-圓明園項目復原的上下天光景區(乾隆中期)
圖為Re-圓明園項目復原的杏花春館景區(乾隆初期)
![]()
項目研究進行得非常細致,圖為不同時期的山花做法
據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尹稚院長介紹,此次論壇發表的數字圓明園(Re-圓明園)研究成果是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郭黛姮工作室和數字城市研究所這學術和科技兩個團隊、歷時十年的辛勤勞動結晶。該項目整合了大量歷史文獻和建筑學、人類文化學以及考古學幾個方面的資料,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方面的重大突破,是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研究所達成的。項目學術負責人、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郭黛姮教授在主題報告中回顧了對圓明園造園藝術的研究歷史,介紹了課題組的工作,以“總體史”理念突破單一學科視角,從山水環境、建筑藝術、園林植物、保護管理等綜合角度所做的研究成果;同時在數字化時代建立數字檔案館具有迫切性,以高科技虛擬復原圓明園開辟了大遺址保護與發展的新途徑。 據悉,Re-圓明園(再現圓明園)科研項目是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文化遺產數字化再現領域的重點項目,旨在通過構建科學嚴謹的虛擬復原模型,形成真實準確的數字化場景,通過多元的展示方式,使公眾可以直觀的感受圓明園300年滄桑景象,增強遺產信息的可讀性和普及性。包含基礎史料數據庫、全景復原三維模型、公眾參與互動平臺三個部分。 該項目進行一年來,已完成第一期成果,包括:通過資料收集和原始檔案數字化,形成了數字檔案館1.0版這一基礎史料的數據庫;完成了22個景區、55個時空單元的全景復原三維模型庫;搭建了以Re-Relic主網站和Re-圓明園子網站1.0版這兩個公眾參與的互動平臺,通過該平臺發布了22個景區的相關信息!霸佻F圓明園”二期工作已經啟動,福海周邊的10余處景點將以虛擬現實的形式復原,同時西洋樓景區的調研測繪工作也將展開。 Re-圓明園項目實現了多個“第一次”:首次復原了圓明園和長春園的核心景區,首次復原了包括遺址時期在內的不同時期園林和建筑風貌,首次精確再現了圓明園的建筑室內,首次復原了圓明園的山水植被,首次精確的再現了圓明園建筑的彩畫裝飾,是目前關于圓明園精度最高、內容最豐富、涵蓋時期最廣的數字化復原工作。
工作人員在展示Re-Relic主網站和Re-圓明園子網站
會議現場開啟了Re-Relic再現圓明園網站(www.re-relic.com),公眾通過訪問該網站可以了解Re-圓明園項目的最新進展,觀賞發布景區的圖像與3D視頻,實現網上虛擬游園。首批再現的22個景區包括圓明園的20個核心景區和長春園的兩個核心景區,包括正大光明、九州清宴、方壺勝境、同樂園、含經堂等重要景區,每個景區包括乾隆初期、乾隆中期、道光時期、咸豐時期和遺址時期的不同場景。其中坦坦蕩蕩半畝園的建筑室內是首次精確復原的建筑室內空間,再現了乾隆時期富有變化的室內裝修和別具特色的裝飾細部。 對圓明園進行完美、精確的虛擬復原,是一項極為浩大、繁復的工程。一個景區的復原,需要經過文獻檔案研讀、樣式雷圖辨析、寫景圖(如四十景圖各不同版本)和老照片辨析、遺址詳細勘察和營建技術分析。建筑的復原包括木作、磚石作、油飾彩畫、室內裝飾;園林景觀的要素包括植物配置,疊山理水,楹聯匾額,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一個景區的全貌。在確定景區的全部要素后,通過實地勘測進行精確建模,將建筑、山水、遺址完整地復原出來。歷史上的圓明園歷經風雨飄搖的戰亂年代,資料殘缺不全,給研究帶來很大困難。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向與會專家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了呼吁,希望文物部門能推進圓明園遺址勘查與測繪工作,收集圓明園圖紙、建筑構件的機構和個人也能夠向項目課題組提供資料和復制品;希望各界對再現圓明園工作給予指導和支持,使得“數字圓明園”成為“國際圓明園”。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尹稚院長表示,Re-圓明園項目能夠做到重回盛世而不損毀文物,給人民大眾數字化的歷史回顧,項目的成功經驗為一切難以復原的遺址開辟一條全新的路徑;希望未來能夠打造成一個與全世界關心中國文化事業的人士共享的專業化數據庫,以及雙向交流溝通的平臺,為弘揚中華文明做出應有的努力。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