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走近濕地》教材套在福建省云霄縣發放
華南濕地項目的其中一項任務是編纂《走近濕地 – 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教材套。此教材套由褔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云宵縣教育局及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提供資料及支持,云宵縣第一中學的老師負責編寫。這是褔建省第一份由自然保護區,教育機構和非政府機構以合作形式編撰有關濕地保育的教材套,并已被納入為云宵縣的中學選修課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教育副干事黃碧茵小姐表示:環境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和公眾的環保意識,在推動環境保護方面作用巨大。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非常榮幸能與福建省的有關合作伙伴一起,將香港的環境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漳江口保護區的周邊,這不僅可推動云霄縣及中國內地的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也可以保護在俄羅斯、亞洲和遠至澳大利亞之間遷徙的水鳥。 匯豐銀行廈門分行行長吳威先生表示:匯豐銀行長期致力于支持環保教育,增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綜合素質對于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匯豐多年支持內地濕地保護,在項目設計時注重環保教育與技術性的保護相結合,綜合促進生態系統的恢復。2004年,匯豐在長江中游成功開展了小學生環境教育,對于可持續地保護洪湖的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望能夠把這些成功經驗帶到福建,幫助保護漳江口的環境。 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嚴承高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在匯豐銀行的資助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不僅通過濕地管理培訓項目為中國內地培養了一批濕地管理的人才,還通過和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華南其他濕地保護區的合作,將國際上濕地保護和環境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具體應用到中國的濕地保護,這對促進中國內地的濕地保護和環境教育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蹲呓鼭竦 – 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是環境教育方面一個極好的范例。 福建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趙斌主任表示:生態和環境保護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樹立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是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的基礎。《走近濕地》是一套非常適宜青少年生態教育的教材,該教材與當地的生態、資源緊密結合,形象而生動,針對性強。而且,這種通過課本教材的形式把生態文明送入校園的做法,是對以往慣用的“運動式”宣傳活動的積極革新。祝愿漳江口保護區在匯豐集團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幫助下,為福建省的生態教育探索到更好、更高效的模式。 云霄縣縣委副書記林育東先生在派發儀式上指出:生態教育,教師為本。教師肩負“打開自然之門,探索瑰麗世界“的重任,全縣廣大教師特別是生物老師要率先學深學透環保知識,倡導生態文明;要以此次校本教材派發為契機,深入了解、保護漳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濕地生態系統;要提升素質教育水平,拓寬學生的思維和視野,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研究自然的興趣;要帶領更多的學生到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參觀學習,接受教育,擔當志愿者,向游客介紹紅樹林知識;要引導學生撰寫環保標語,科技小論文,開展形式多樣的環;顒樱寣W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環保知識。 《走近濕地》教材套由一本課本、一只光盤和兩張鳥類辨認卡組成,內容以漳江口自然保護區的濕地保育工作為主,詳盡介紹濕地和漳江口自然保護區的濕地概況,再以如何保育漳江口濕地為題,鼓勵學生展開教育活動,讓學生們能進一步認識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有關課程已率先獲云宵縣第一中學試行,我們期望在下一個學年能在云宵縣其他6所中學推行。這次我們印制了500份老師使用的教材套和6,000份學生使用的課本及辨認卡。為貫徹環保理念,這些教材套及課本在學生和教師使用后, 會交回學校保管, 供其他同學和教師重復使用。 派發儀式完成后,各位出席儀式的嘉賓和同學共同參與了一堂由該教材主編朱巧玉老師親自示范運用該教材來開展環境教育的實踐課。嘉賓也參觀漳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并對項目的進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漳江口自然保護區是「匯豐/世界自然基金會華南濕地項目」的其中一個工作地點,另外一個地點是廣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該地點的工作已于2006年11月啟動。通過與當地政府和居民合作,本項目旨在改善濕地管理及提升公眾對華南濕地價值的認識。此外,項目也包括在當地社區及學校開展以環境為主題的活動,以提高他們的保護意識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自然保護。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