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黃浦江水源地大蓮湖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啟動
為保護黃浦江水源地,保障城市淡水供應,日前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上海正式啟動了以大蓮湖為核心的淀山湖濕地修復項目。 據了解,目前占上海日需取水量80%的黃浦江水質令人擔憂,不斷上遷的取水口已面臨無路可退的窘境,逐年上升的咸水入侵周期使得長江口取水也并非長久之計。2007年6月太湖藍藻事件爆發直接威脅淀山湖及周邊眾多湖泊,黃浦江水源生態環境問題相當突出,保護黃浦江水源刻不容緩。作為上海市最大的水源地、占黃浦江水量17%的淀山湖,其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關系到數百萬上海市民的飲用水安全。 大蓮湖位于淀山湖下游,是淀山湖水經由攔路港(河流)注入黃浦江的“樞紐通道處”。目前啟動的大蓮湖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將在625畝啟動區內實施,通過集成運用湖泊濕地水系布置、植物配置種植、底棲生物增殖、生態系統構建等生態工程措施,實現濕地生態修復、保護和合理利用,探索出一套適合當地實際的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濕地治理修復技術,用于指導整個上海西郊淀山湖濕地修復項目,以期為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供推廣范例。 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天厚表示:“生態修復后的大蓮湖濕地,不僅能實現自然養殖、水面植被面積擴到3倍以上,濕地的環境凈化功能可以使大蓮湖的水質由四類水上升到三類水,農村生活污染可以得到生態化處理。”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指出:“大蓮湖水體惡化的關鍵原因在于當地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大蓮湖濕地修復工程示范區除了硬件建設之外,軟件建設更為重要。只有在改善外部環境的同時轉變農民傳統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環境觀念,使當地居民遵從科學的生態規律進行生產,大蓮湖的濕地修復效果才能得以長期的維持。” 王曦還表示,農民在生態修復的環境中可以采用科學的養殖方法生態養魚、從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獲得收益,同時開發生態旅游,在不影響水環境的條件下發展經濟,實現農民自主管理、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新華網上海頻道陳一馨 張磊11月25日報道 完)
編輯:jojo |
閱讀: 次
有關 大蓮湖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啟動 的新聞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