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深圳:海上田園申報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綠化面積覆蓋率達82% 昨日,記者在深圳海上田園了解到:海上田園擁有水產養殖基地1800畝,其中紅樹林分布水域1000畝,構成了深圳西部獨特的濕地生態景觀,紅樹林和桑基魚塘濕地生態良好。目前,海上田園已栽植各種樹木花草320多種,綠化面積60余萬平方米,覆蓋率達82%。良好的綠化植被和濕地生態效應,造成了海上田園清新潔凈的環境。園區內平均負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5000多個,負離子濃度最高達每立方厘米近萬個。在海上田園密林中,湖岸邊漫步,欣賞滿園碧綠,呼吸清新的空氣,肺部會有被洗過一樣的感覺。 200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等7名專家及深圳市、寶安區有關部門代表在現場勘察和認真審議后,一致通過了《深圳海上田園國家濕地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概念規劃》。《規劃》提出,建設深圳海上田園國家濕地公園。此濕地將在海上田園風光旅游區的基礎上,保留原有的濕地和旅游設施,擴大并改造附近的灘涂和魚塘,建成總面積為440公頃的濕地公園,其中包括海上田園已建設面積173公頃。項目的規劃將以維護城市濕地系統生態平衡、保護城市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等為基本出發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濕地在城市建設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建設的濕地公園將形成“一堤三河道五個功能區”,一堤既是陸上景觀走廊,也是生產、建設、旅游的大動脈,起到運輸物資、輸送觀光旅客的作用;三河道將開拓水上游覽線,形成生態走廊,連接起被海堤分割的咸淡水兩部分;五個功能區分別為淡水濕地景觀區、紅樹林生態群落、生態農業園區、已建成的海上田園旅游度假區和紅樹林實驗基地。 據了解,目前我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總數已達30個。 獨特漁農文化歷史遺存 記者了解到,海上田園還擁有上千畝桑基魚塘遺址,池水映著藍天白云,陽光如碎銀在水中閃耀,成群的魚兒在水中嬉戲。塘基上的花、樹、菜地里,蝴蝶、蜻蜓還有水鳥躥來躥去。 桑基魚塘是珠三角地區一種古老的、獨具特色的漁農生產模式:在珠江口灘涂地帶,將低洼的地方挖深為塘,塘里養魚;挖出的泥土堆砌在魚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桑樹或果樹、甘蔗。這種生態結構稱為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其中桑基魚塘的生產方式是:蠶沙(蠶糞)喂魚,塘泥肥桑,栽桑、養蠶、養魚三者有機結合,形成桑、蠶、魚、泥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這種模式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從古就有“生態農業”智慧。這一千多畝桑基魚塘,是深圳獨特的漁農文化歷史遺存,也成為了深圳西部濕地生態旅游的獨特景觀。 相關鏈接 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城市濕地公園是指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具有濕地的生態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游覽為主要內容的公園。濕地對涵養城市水源、維持區域水平衡、調節區域氣候、降解污染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編輯: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