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培育觀賞竹 打造精品竹文化
古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近年來,觀賞竹越來越走近人們的生活。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太源竹種園里種植的觀賞竹,將竹文化體現到了極致。在這里,有世界最小竹——翠竹,有形狀奇特的竹——佛肚竹、龜甲竹、方竹,有千古流傳貴妃滴淚的斑竹,有綠葉婆娑、光彩奪目的紫竹,有色澤艷麗的竹——金鑲玉竹、菲白竹、菲黃竹、黃紋竹…… 精心打造這些觀賞竹的主人就是生于臨安的農家子弟童良斌. 2003年時,觀賞竹尚屬空白。童良斌出于對竹子的偏愛,開始尋找一條有特色的竹子繁育路。對竹鄉安吉的考察,以及向浙江林學院等一些林業院校的老教授們請教,讓童良斌找到了培育觀賞竹的商機,并且把發展目標定為育種和科研。 從此,童良斌踏上了漫漫的尋求、收集竹種之旅,參觀每一個竹鄉、每一個林業院校竹品種馴化基地,到國外考察,和國外竹子研究基地進行品種互換。僅一年時間,竹種園引種和栽培竹種就達到15多個屬70多個品種。如今,竹種已達到20多個屬100多個品種,基地面積已由最初的30畝擴展到400畝。竹種園還被杭州市確定為中小學科普實驗基地。2007年,國際竹藤組織經過考察后,在竹種園設立了培訓點,每年組織4期~5期國際竹種研發專家和竹子愛好者來這里培訓。 童良斌說,來這里培訓的菲律賓友人在驚訝于竹種園品種之全的同時,開始有意向地與公司簽訂買賣合同,對此,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據他所知,以前國內也出口過竹苗,但是成活率還不到20%。出口的竹苗除了要有很好的規格,還要建立相應的配套設施。因此,他為竹種園建立了非常先進的育種配套設施,尤其是盆栽設置和技術。由太湖源竹種園運往國外的竹子,成活率高達80%以上。智利、土耳其等國家的商人也開始慕名而來,紛紛下訂單進行采購。 在國內,竹子主要適應于南方,對此,竹種園大量引進日本觀賞竹,通過馴化,逐步篩選出近30個適應在北方地區生長的耐寒竹種,為北方地區的園林綠化提供了大量的觀賞竹。同時,童良斌通過對各地的考察還發現,園林綠化跟真正的竹子品種沒有掛上鉤,園林設計人員對竹子品種的概念比較模糊。而施工單位又比較講究效益,會把價格高的換成低的,并且密植現象比較嚴重。比如,在一平方米土地上,有的施工單位可以種10多株竹子,這樣密植的效果并不好看,并且會造成竹子冠幅小(即殺頭)、土球小(竹鞭保留少甚至無保留),幾乎沒有重新繁殖的可能。對此,童良斌建議園林設計人員選擇冠型漂亮的盆栽苗進行疏植,一平方米種三四株即可,并且盆栽苗能使竹鞭得到很好的保留,栽植下去后能很快繁殖,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 生在臨安的童良斌對臨安竹種的發展有一些憂慮。據統計,在臨安有10萬畝的雷竹面臨退化,而整個杭州市的雷竹退化面積則達到70萬畝。近年來,隨著竹筍的外銷,人們常常在冬季來臨時在地面上覆蓋谷糠,以便讓竹筍在開春時節早上市、賣高價、多收益,但卻不了解土地在經冬覆蓋3年后結構會發生變質,慢慢地不出筍,即便重新栽植新的竹苗也沒有用,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農民的經濟利益。在發現這個問題后,童良斌帶領自己的團隊通過對退化的土地加入蓖劑和新的物質,反復試驗后取得成功,通過人為維持現狀,不用翻挖和重新栽種,新土和微生物可自主更新,達到以前的土質狀況。這為恢復已經退化和將要退化的雷竹地提供了可行性的科技支持。 此外,竹種園還發現并研發了可替代的筍竹——四季竹。童良斌說,一般筍竹的出筍季大約在2月至5月間,而四季竹可以從5月延續到10月。竹種園引進四季竹的初衷原是用于綠化,后來卻發現它不僅大量出筍而且口感極好,于是,便開始當作筍竹來育種試種。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四季竹在推廣后將給農民帶來每畝3000元~5000元的利潤。 “太湖源竹種園今后的發展將一直圍繞‘竹文化’為中心。”童良斌說,“打造精品‘竹文化’是我建竹種園的初衷。今年,我們將著手做兩件事:一是繼續做好觀賞竹的科研與培育,使‘竹文化’再上檔次,這是今后企業發展最堅實的支柱;二是根據國內外廣大竹子愛好者和客戶的要求,在竹種園附近租了100多畝地,將投入1500萬元依山而建‘竹文化’會所,結合種養做生態旅游業。另外,還要在會所前面做一個生態廣場,結合竹種園太湖村的現狀做一個污水處理系統,通過水生植物的凈化后再排出去,為當地的生態環境向良性循環貢獻一己之力……”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