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京:2萬株樹木死于低溫引起的“生理干旱”
北京:約2萬株樹木死于低溫天氣引起的“生理干旱” 最近幾天有多位讀者致電本報,稱在小區、公園和上下班的路上總能看到尚未返青抽枝的石榴樹,這些樹木不但樹枝枯黃毫無生氣,就連樹皮也是一碰就掉。讀者擔心這些樹木是因冬季氣溫偏低而被凍死。記者經多方探訪發現,不單是石榴樹,一些從南方引進的懸鈴木和法國梧桐等樹種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園林專家表示,低溫和“生理干旱”是導致大批樹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京城約2萬余株樹木死于今春連續低溫引起的“生理干旱”。記者在采訪有關園林專家時了解到,京城部分樹木開春后死亡與去冬今春的低溫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 ■未抽條樹木 復活可能性不大 “現在還沒有長葉、抽條的樹木,復活的可能性已經不是很大了,真是可惜啊!”記者在采訪有關園林專家時,他表示,雖然像石榴等樹木在死亡后可能再發出新枝,但大部分樹木已經是無法復活了。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部分城區已經開始更換去冬今春死亡的樹木,而有些樹木的樹齡已經有二三十年了。“雪松、懸鈴木、法國梧桐、大葉黃楊、檜柏、國槐、毛白楊占死亡樹木的大多數,估計總數應該在2萬株以上”。 ■低溫和生理干旱 是大批樹木死亡主因 園林專家表示,造成如此大規模樹木“集體死亡”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冬季低溫。據氣象專家介紹,監測顯示,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本市平原地區平均氣溫為-3.5℃,比常年的-2.7℃偏低0.8℃,比近10年平均的-1.9℃偏低1.6℃。與常年同期相比,整個冬季北京市大部地區以偏冷為主,偏低幅度為0.2℃到2.3℃不等。部分樹木無法忍受10年來最長寒冬而被“凍死”。但園林專家表示,被凍死樹木中又以從南方引進的樹木為主,包括懸鈴木、法國梧桐,這也再次提醒人們,引進樹木要注意其習性。其次,今春連續低溫引起的“生理干旱”也是樹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園林專家解釋,所謂的“生理干旱”是指土壤不缺水,但其他不良土壤狀況或根系自身的原因,使根系吸不到水分,植物體內發生水分虧缺的現象。不良土壤狀況包括鹽堿、低溫、通氣狀況不良、存在有害物質等,它們都阻礙根系吸水,使植物發生水分虧缺。園林專家介紹,簡而言之就是樹木在有水的情況下被旱死。樹木的生長和吸收水分需要一定的溫度,而今年開春以來,京城氣溫卻經歷了幾起幾落,三八婦女節時京城甚至還在降雪,而后氣溫雖然回升,但很緩慢,而最低氣溫直到4月中下旬還在零攝氏度左右,低溫讓樹木無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時,春季經常刮起的大風還不斷帶走樹木自身的水分,因“生理干旱”樹木又無法獲得水分補充,最終,只能守著冬季降雪后留下的豐富水分而活活“渴死”。“雖然冬季京城有著10年來最多降雪,但這些降雪沒有救下死亡的樹木,實在是可惜!”園林專家一連用兩個可惜來表達對這些生長了幾十年,但卻在去冬今春死亡的樹木的惋惜。 ■北京應杜絕 “南樹北種”現象 幾十年的樹木死亡雖然可惜,但應該及早更換。園林專家表示,如果這些樹木再不更換,到了高溫悶熱的夏季,更換后的樹木不易成活,就會耽誤樹木一年的生長量,更會對京城綠化景觀造成影響。另外,園林專家再次提醒,京城應該堅決杜絕“南樹北種”現象的發生,一次次教訓證明,南樹移至北京不但移植和養護成本極高,更會帶來無法越冬和生態效益低的情況。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