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走進南京首個大型工廠化育苗基地
盛夏酷暑,植物幼苗難敵似火驕陽,蔬菜育苗一直是個“老大難”。記者昨天從市農委了解到,我市首個大型工廠化育苗基地最近在江寧建成投用,今后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茄果、葉菜類蔬菜幼苗將在本地實現工廠化培育,我市蔬菜市場的季節性供應緊張和高菜價都可望得到緩解。 全程溫控,冬暖夏涼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位于江寧橫溪的南京市蔬菜花卉研究所育苗基地一探究竟。該基地一期建成投用1萬平方米,比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可滿足1.2萬畝菜園用苗。研究所所長毛久庚介紹,基地的特色之一,是在人工條件下實現大面積、大幅度的溫度全程自動調控。 果然,當記者從熱烘烘的室外推門走進鋼架結構的育苗室,一股涼風就撲面而來,大片的綠苗正愜意地曬著太陽(如圖,本報記者吳彬攝)。據介紹,夏季蔬菜育苗,最難解決的問題是高溫曝曬。為此,基地采用了幕墻水循環吹風降溫的方式,將室內溫度控制在30℃以下,最多可比室外溫度下降近10℃。而在隆冬時節,則通過地暖加熱的方式,解決天冷容易凍壞幼苗的難題。 記者注意到,在育苗室內,1米多高的苗床都是可以推拉移動的,便于生長期內進行管理和調整。苗床上端懸著一個可以平移的澆灌器,每天可根據空氣濕度自動對幼苗進行噴霧澆灌,這樣不會對嬌嫩的幼苗造成損傷。 自動播種,機械手快過40個熟練工 這樣一個標準廠,年育苗量可達3000多萬株。數量如此巨大的幼苗是如何播種的?在播種室內,記者的疑問迎刃而解:依靠全自動穴盤精量流水線,這么浩大的工作量只需要兩三個工人即可完成。毛久庚介紹,這套設備產自西班牙,價值逾百萬元,可實現育苗前期整個流程的自動化,如送盆、加土、播種、覆蓋、澆水等。它最“厲害”的是分揀苗種,機械手可將苗盆128穴所需種子一次分揀、填入到位,比40個熟練工人還快。 眼下,基地的第一茬西蘭花幼苗已進入生長中期,再過10天左右即可出廠,每棵苗售價只要8分錢。基地負責人說,以往南京地區的夏季蔬菜用苗,基本上都要依靠外地培育,價格要翻一倍,無形中抬高了本地蔬菜的生產成本。為了保證本地菜苗供應,基地二期1萬平方米育苗室已在緊張建設中,年內即可投入使用,而三期1萬平方米也將于近期開工。整個工程完工后,將可滿足本地3.6萬畝菜園用苗,約占本地用苗總量的一半。 循環生產,基地實現“零污染” 據介紹,全程自動化的工廠化育苗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循環利用資源。除了夏季降溫的幕墻用水可以循環利用外,基地供電、供暖所需的電力,使用的都是所內自產的秸稈氣,而秸稈氣化時產生的廢液可做肥料,廢料可做育苗基質。農業部門負責人表示,這種“零污染”的循環生產模式,今后將在我市各區縣推廣。
編輯:lily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