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時評:免費開放后公園“爆園”的啟示
上周日,南京市園林系統內6家公園邀請市民免費游玩,市民參與人數達到35萬人次,其中紅山動物園達17.5萬人次,此前單日最高人流也就5萬人次;玄武湖公園達12萬人次,直到夜深,人還川流不息。 免費有如此盛況,令人感慨之余引發思考:城市公園如何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到了該有所創新和有所 作為的時候了。 按理說,公園是用市民的納稅錢建起來的,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礎設施,是改善區域性生態環境的公共綠地及公眾休閑的場所,理應免費開放。但這些年來,城市公園的門票卻多在漲價,有的上升幅度還很大,已從幾元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對此,有關方面解釋說,“還園于民”的設想我們也有,但落實之難在于公園養不活自己,而全靠政府負擔,地方財力又有限。門票再不漲價,公園必然入不敷出、難以為繼。 這乍一聽不無道理——“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事到哪找呢? 不過,細細推敲起來,高價門票并非城市公園擺脫經營困境的辦法。因為,門票雖然是公園創收的一個渠道,但絕不是唯一渠道,有時甚至不是重要渠道。高價門票看起來創收容易,但往往堵死了別的創收渠道——游客望而生畏,不敢上門,餐飲、超市、茶吧從哪里來生意呢? 事實上,國內已經免費開放且經濟效益頗佳的公園并非個別。遠的不說,常州市區21所公園,除擁有1500年歷史的東坡公園因文物保護需要,仍設門票控制人流外,其它公園已全部免費敞開。而開放式公園不僅惠及廣大市民,沒增加財政負擔,自身也都活得相當滋潤。其奧秘在于:該市在政府一次性投入實施拆遷和建設的同時,為公園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解決維護管養費用創造了條件,包括留出餐飲、超市、茶吧等經營場所、培訓花木種植專業技術人員等。 此次“爆園”“引爆”了玄武湖公園的租船業,當天收入暴漲。這也說明:除了財政補貼及門票漲價以外,公園還有其它生存和發展之路。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各級政府的民本意識明顯增強。但為民謀利,既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有破解難題的真才實學。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為例,就要通過改革創新,充分利用政府的投入機制、市場競爭機制和社會的互惠機制,促進社會事業投入主體的多元化。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