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劃設計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宜居重慶:蘊含擴大內需大智慧
4月22日,重慶市召開宜居重慶動員會,至此,森林、暢通、健康、平安和宜居重慶五大重慶建設動員令悉數發出,一場改變山城重慶山川面貌的大幕由此拉開。 宜居重慶彰顯公共政策的轉型與回歸。“宜居”,應該是政府為公眾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產品,正如薄熙來所言:住房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人無定所,社會難安。漢字里的“安”字,上面是個寶蓋,代表“房子”,下面是個“女”字,表示“妻室”,這形象地說明,一個人有了房子和媳婦,就可以“安”心了。古往今來,人們始終在追求理想的居住條件。《詩經》里有“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的詩句;唐代大詩人杜甫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慨嘆;孫中山先生則有“居者有其屋”的革命主張;反之,“無家可歸”當然是最凄慘的境遇了……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住房的渴望”。這段話形象的闡明了宜居重慶對關系百姓居住問題的重視。宜居重慶首要條件是住有所居,對群眾居住權益的關注讓宜居重慶在政策制定上不再僅僅限于房地產的發展,城市環境的改造,而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從人與城市的角度思考和制定城市發展的公共政策,這讓我們想到在重慶舉行的亞太市長峰會的主題:城市、人與自然,良好的宜居環境,適宜的公共空間和公共服務設施,優美的生態環境,這些要素構成了宜居的主要品質,經過一輪發展,宜居重慶已經悄然完成了城市在房地產政策、城市環境改造和公共空間布局的科學定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顯山露水的山水之城、魅力重慶定會崛起在中國西部,或許,人們談到薄熙來,將不再緊緊想起北國宜居城市大連,還會想起南方山地城市的宜居典范——重慶。 宜居重慶蘊含擴大內需大智慧。早在2007年溫家寶總理視察新加坡組屋那一刻,中國的房地產政策已經悄然發生逆轉,從放開房地產市場到17大住有所居,再到投資9800億為百姓提供保障性住房,房地產的發展已經單純從市場化走向市場與公益兼顧的新階段,只不過金融危機的到來加速了房地產市場的震蕩,其實,沒有這場危機,公共政策的轉變也會帶來房地產市場的重大調整,重慶決策層對此頗有預見,在國家未出臺保障性住房的舉措前,提前大半年布局了1000多萬方的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市委三屆四次全會更是提出巴渝農房的改造計劃,堪稱一石數鳥,這無論是改善民生,提振日益下滑的房地產市場,避免經濟大起大落,還是擴大內需,都已經起到積極的作用,今年重慶樓市成交量成為全國房市的新亮點,可謂是宜居重慶之策立下汗馬功勞,這再次印證一個顛簸不破的道理——改善民生、改善群眾的住房條件,本身就是拉動內需的最好政策武器。當成千上萬的市民從日益破舊的城中村、危舊房中走出來,搬向新居,我們看到的是民眾的歡聲和笑顏,在沙坪壩小龍坎,昔日的破舊的后山坡如今正計劃改造成為城市綠洲。 我們說,產業的升級換代可以產生大商機,其實,一座城市的升級換代、騰龍換鳥也可產生大商機,實現薄熙來提出的“要讓市民住得較寬、較好,還要買得起,住得起”的目標,本身就是釋放重慶民眾巨大的消費潛能,我們期待著宜居重慶夢想早日實現。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