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規劃設計 → 住區綠化|規劃設計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廣東棕櫚公司:上海“樓倒倒”景觀設計記錄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9年6月27日早上5時左右,上海閔行區淀浦河邊的"蓮花河畔景苑"在建小區,一幢在建的13層樓房轟然倒塌……近日,曾備受關注的“樓倒倒”事件的主角蓮花河畔景苑“舊貌煥新顏”,倒樓的原址上已經變成一個自然花園,旁邊是拔地而起一個巨大的青銅鼎噴泉,噴泉往河道望去是寬達50米的與小區統一設計施工的城市綠地,眼前的美景讓人很難聯系起一年前的“倒樓事件”。 據了解,蓮花河畔景苑景觀的設計及施工都是由廣東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以下是公司一位景觀設計師的詳細記錄: 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跟隨全國人民的目光,關注著"樓倒倒"的進展,時不時還要聚眾評論一番。 某天,院長叫上我說去接一個項目,這是第一次作為項目名稱聽到"蓮花河畔"這個名字,驚奇且激動。 隨著后續的討論、接觸,才了解到,由于這個項目敏感性,需要一些業內口碑較好,誠信度高的企業來參與合作,幫助業主重新找回對該樓盤的信心,也平復民眾對這個項目的諸多質疑,這其中包括地產業的領頭羊--萬科,上海知名度較高的建筑企業(在此不一一贅述),當然,很榮幸,還有我們廣東棕櫚園林。 我們將要憑借景觀方面的優勢,設計并實施它,通過對景觀規劃的調整優化,幫助提升整個樓盤的檔次,重塑樓盤形象和業主信心。 突然,倍感壓力。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知名度頗高的項目,自然,參與項目的任何一個合作者,都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接受廣大業主以及輿論的檢驗。對我們來說,這個項目的成敗直接影響公司在業內的口碑,風險系數飆升。 一直關注著網上的更新,負面多過于正面,而我們只能頂著壓力,努力的推進著設計進度。 我們最初的設計構想: 1、突出景觀的軸線關系,原有的景觀區域呈東西帶狀,而我們增加并且強調一條南北軸線,十字交叉狀的景觀軸線布局,從平面上看就透出一種穩定感,也增加了景觀空間的多元性。 2、要將倒覆的區域充分利用起來,變不利為有利,形成集中的中心景觀區。 3、強調景觀設計的文化內涵,運用"鼎"這一穩重深沉的文化元素,貫穿到景觀小品之中,通過環境對人的心理起到疏導作用,讓人覺得住在這個地方是安全穩定的。 4、通過一些紀念性的元素,對倒覆事件的輿論進行科學的引導,正確認識自身居住的環境。 5、將最開始規劃的全車行道系統進行人車分流的優化設計,將一部分非必要的瀝青路進行景觀化處理,提升整個小區的綠化檔次。 6、將濱河區域很大面積的一塊市政綠地進行優化設計,小區景觀借景濱河景觀,在視覺上擴大綠化范圍。 景觀提升計劃一提出,就得到了萬科方面的肯定,特別是"鼎文化"的大膽創意,與萬科幫助樓盤重塑信心的思路不謀而合,經過深入的探討,確定采納其中的5條構想,但第4點強調對倒覆事件的紀念意義不大,恐怕反而會引起業主的反感,于是決定取消,還是要盡量淡化此事件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在萬科的操持下,樓盤的后續整改工作以及其他事務有條不紊的推進。隨著景觀概念方案的出臺,網絡上開始出現優化設計的景觀平面草圖,棕櫚公司和蓮花河畔鏈接的網頁也越來越多,評論開始漸漸往好的方向扭轉。 在總體方向確定之后,設計工作開始落實,大面積展開。 對應之前的思路,我們將南北軸線設定為從主入口一直延伸至濱河區域。 主入口以對稱的水景為主基調,中心放置沉穩的臥石,向北經過交通綠島,種植一棵碩大古樸的獨本桂花,再往北,配合地下車庫的高差,地勢上行至抬高了的草坪廣場,再往北就是軸線的高潮,我們在中心做抬高的水景以加強視線的仰視感,一尊凝聚了信心與福佑的青銅鼎磐立于方臺之上,將小區景觀氛圍推向高潮。 既突出沉穩大氣的節點地位,給人震撼和鼓舞,同時還能包含誠信和福佑的精神內涵。 軸線向北延伸,一排寬幅很大的跌水瀑布將小區和濱河綠地相阻隔,既形成一道物管的防護屏障,又將小區內外景觀連通,實現了借景濱河公園的設計構想。 倒覆區域位于南北軸線的西側,小區內難得的面積較大且完整的景觀區域,設計將此區域景觀多元化。由中心南北軸線側方向引出副軸,端點小廣場上景亭點綴,局部放開做大草坪,產生小中見大的視覺感受。綠蔭掩映下兒童活動廣場的生動活潑與中軸線上方正穩重的中鼎臺形成對比與呼應。園路通暢卻有景墻和綠化掩映,虛實結合產生小區文化主脈與休閑支脈的對話與溝通。 除中心廣場以外的區域以及濱河綠地也都做了相應設計,延續文化味道濃厚的小品特色和自然優雅的綠化風格,力求整個樓盤景觀的和諧統一。 在后續的施工圖設計及現場配合中,我們時時提醒自己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以及敏感程度,帶著極大的責任感和熱情去做設計,對每一個細節都仔細推敲嚴格要求,也感謝萬科給予的信任與支持,一路協助我們將設計構想中的每一個節點都真真切切落實到現實之中,這才有了驗收時的信心--我們在前期方案中展示的景觀效果都一一呈現,甚至比文本之初更加悅目。 通過這個項目的洗禮,我們的設計團隊也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作為設計師的責任感,在重壓之下的工作態度,對設計的糾結與釋放,在風口浪尖上舞蹈的能力與信心…… 終于有一天,在新聞網頁的頭條又一次看到"蓮花河畔"的名字,配以全園的景觀鳥瞰圖。這一次,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樓盤,被輿論用華麗的詞匯評價為--"重生"。(作者系廣東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設計院馬俊萍)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