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養護管理|園林綠化養護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江淮地區常綠植物凍害分析
江淮地區在多年連續的暖冬氣候以后,于2007年至2008年、2008年至2009年冬春季,又連續出現了相對的“冷冬”,尤其是2008年一二月份百年不遇的大雪,使江淮、華南等地遭遇了歷史罕見的低溫冰凍。和農業受災情況相似,園林植物也受到了較嚴重的影響,江淮地區以四季桂為代表的常綠植物受凍明顯,F筆者根據實地觀察資料作簡單分析,為以后的預防凍害提供參考。 凍害表現 據不完全統計,受凍較嚴重的常綠植物主要有四季桂、香樟、杜英、樂昌含笑、加拿利海棗、金葉女貞、高干女貞、法國冬青、金(紫)葉小檗、石楠、紅花檵木、小葉梔子花、夾竹桃等。 根據筆者的記錄,以上植物在前幾年的暖冬年份,基本沒有凍害(有的需做必要的越冬保護)。 其中如四季桂、香樟、高干女貞、法國冬青、石楠、夾竹桃等,前些年在江淮地區越冬的生理表現與本土植物已沒有多少區別,不怎么受凍。而遭遇近兩年的冷冬后,均有明顯凍害表現———大量落葉、凍梢或者萎黃現象。而杜英、樂昌含笑、加拿利海棗等很多植株被凍壞、凍死。對于一些邊緣植物,在江淮地區人工馴化和多年的暖冬共同作用下,造就其適應性改變,由常綠變成半常綠或者落葉性。遇到冷冬氣候,則表現為全落葉并伴有部分凍死現象,如金葉女貞、金(紫)葉小檗、紅花檵木、小葉梔子花等。 大多數植物主要凍害癥狀為葉片枯焦、生長不良,大量落葉。如冬季本不怎么落葉的四季桂、法國冬青等,在受凍一周后陸續開始落葉,半個月后基本落光,給園林景觀帶來很大影響。從實地氣象資料和凍害觀察結果能比較明顯地看出凍害的癥狀反應過程。3月初,日均氣溫恢復到5℃以上后,四季桂、金葉女貞等受凍植株陸續開始萌發新芽。 對于香樟、杜英等喬木,受凍后葉片焦黃、脫落的同時,由于熱脹冷縮原因導致韌皮部開裂、剝離木質部,造成來年生長不良,或者樹干半邊木質裸露。后期往往表現為恢復緩慢、病蟲害嚴重。 凍害原因分析 首先,過低的溫度是導致凍害的最直接原因,包括極端低溫以及極端低溫持續的時間。從官方氣象資料中可以看出,這兩年江淮地區的低溫在最低值和低溫持續的時間上均是罕見的(2009年初出現過多天-7℃以下的低溫,2008年有超過1個月的積雪覆蓋時間)。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2007年之前連續8至10年的“暖冬”,造成了植物的“適應性”和人的思想麻痹。 加拿利海棗、華盛頓棕、蘇鐵等是典型的南方或者溫室植物,但在江淮地區卻被逐漸露地化栽培,可以看出人們對于暖冬的適應,甚至是依賴,以至于一旦沒有暖冬而是正常冬季甚至冷冬,就造成這些植物的嚴重凍害。 而在多年暖冬過程中,植物自身也明顯有所改變,生長旺盛,抗凍性減弱,一旦出現冷冬,凍害自然表現更明顯,比如四季桂、高干女貞、法國冬青、石楠球、夾竹桃等。 四季桂、香樟等植物,在江淮地區試種、馴化已經不下20年,基本適應了本地氣候,遇到冷冬會凍壞,但不至于無法生存。而將杜英、樂昌含笑等引種到江淮地區,就有人為違反引種規律的嫌疑,這兩種植物沒有經過5年至10年的引種推廣試驗就盲目地大面積推廣使用,結果造成嚴重的凍害,目前在南京地區,這兩種植物基本上全軍覆沒,損失巨大,也給園林景觀帶來影響。 栽培和養管的質量、小氣候、立地條件等因素的差別,也明顯影響凍害的發生程度。這在香樟、法國冬青上就表現得十分明顯。風口處、北向坡、土壤差以及干旱等環境下,受凍重于其他地方。 在同樣地塊種植的道路分隔帶上,瓜子黃楊會因為其上方生長的植物不同,而表現不同的受凍變色狀,可見凍害表現與小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凍害的預防 要謹慎引種,不能急功近利進行不尊重科學的引種和推廣。 典型的例子就是加拿利海棗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地的大量露地種植,幾個冬季過來,損失嚴重;而南京數年前有的苗圃引種的天竺桂,已全軍覆沒;南京綠博園露地種植的三角梅等南方植物,雖想方設法進行越冬保護的條件下也基本失敗。 在江淮地區園林景觀中杜英、樂昌含笑等的大量種植更是給園林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要認真栽培,創造良好的立地條件和養護管理環境。良好的土壤、規范的操作、適合的季節、實時補水措施和防治病蟲害等均是防凍的基礎。 減少暖冬依賴,慎用邊緣植物。我們在植物栽培品種的選擇上不能依賴暖冬。 要創造和利用好的小氣候。比如和建筑物的科學搭配,背風向陽,自然增加越冬保障。 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后期管理。例如提前冬灌防凍,進行必要的裹干、涂白效果都不錯。
受凍的桂花葉片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