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領導講話|園林新聞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天津市薊縣市容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劉振東參加會議并作報告(圖)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8年9月27日,第二屆全國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研討會在河南省許昌市勝利召開。會議由河南省建設廳、許昌市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主辦,中國建設報社、河南省風景園林學會、許昌市建設委員會、許昌市園林局、中國風景園林網承辦。會議旨在加強對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經驗交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精神,促進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0家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專家學者及園林建筑施工企業約170余人參加了會議。 天津市薊縣市容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劉振東參加了本次會議,并做了《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營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報告。以下是他的發言內容: 尊敬的曹南燕司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這次全國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研討會。 我們薊縣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處京、津、唐、承四省市之中心,總面積1590平方公里,總人口80余萬,是京津的"后花園"。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到2007年底,薊縣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5.06%、綠地率達到41.6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了15.42平方米。薊縣既是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綠色環保示范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模范縣、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也是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重點縣。 薊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物產資源,是天津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處,其中,黃崖關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盤山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歷史上,清乾隆皇帝曾32次到盤山游覽,并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嘆。2008年2月1日,我縣獲得了"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下面,就我縣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的工作情況和作法,向大家作以簡要匯報,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一、高度重視,全民動員,確保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目標如期實現。 幾年來,薊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園林綠化工作,制定并實施了"念山水經,打旅游牌,走聯合路,做環境文章,構建中等旅游城市"的發展戰略。組織和帶領全縣人民,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不斷加大園林綠化建設力度,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使城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一個點、線、面結合,樹、花、草并茂的城市綠化體系已經形成。同時,我們又完善了綠化管理機構,加強了園林綠化管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了園林綠化管理機制,確保了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科學規劃,高起點繪制園林縣城藍圖。 幾年來,薊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逐步完善城區基本框架,結合實際,于2004年,高起點、高標準修訂了《薊縣縣城總體規劃》,并圍繞"面上抓普及,線上抓提高,點上抓完善"的整體思路,以增綠量、出精品為重點,按照《國家園林縣城標準》,充分利用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注重植物地帶性風貌特色,形成了縣城公共綠地、道路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統一和諧的合理布局,確保了城區綠地系統總量適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 三、嚴格保護,切實搞好薊州古城景觀管理。 薊縣縣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古跡眾多,我們始終把保護好、管理好城市景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切實把各項保護措施落到了實處。本著"重在保護、合理開發"的方針,努力挖掘薊縣城區歷史文化底蘊,落實保護的各項具體措施,特別是近五年來,我們著重對鼓樓、武定街、白塔寺、獨樂寺、文廟、魯班廟、中上元古界等歷史文物古跡加強了保護,并制定了詳細的保護規劃和實施計劃,如《薊縣文物保護、古城規劃》、《薊縣文物古跡保護規劃》等,盡可能保留其原有歷史文化古跡的遺留歷史信息,保存完整的歷史脈絡和風貌。尤其是武定街、文廟、獨樂寺等古建筑,為了保護其原有風貌,我們累計投資3億多元,對這些古建筑進行了綜合保護,區域內的居民部分進行了搬遷,拆遷違章建筑8370平方米,周邊新增綠化面積達2萬平方米,使城區環境得到了根本改觀。同時,嚴格保護城市古樹名木。目前,全縣共有古樹名木538株,其中國家一級古樹113株,二級古樹370株,三級古樹55株。我們制定了《薊縣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了古樹名木保護檔案,明確責任分工,落實監管保護措施,嚴禁各種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并積極采用先進科技成果,做好古樹名木的復壯、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古樹名木保護水平,發揮了古樹名木的良好景觀特性。 四、高標準設計施工,提高城區綠化美化水平。 按照國家生態城市和園林城市的標準,我們做到一草一木都精挑細選,一景一點都精雕細刻,每一項綠化工程都精益求精,力求立體感和藝術美,功能性與審美性相統一。為有效增加縣城綠量,我縣通過采取"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拆違建綠、拆房增綠、墻體掛綠、規劃建綠、邊角空地占領式綠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步伐,促進了園林綠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園林綠化的新格局。 1、加大道路綠化建設力度 根據縣城總體規劃,圍繞"兩翼三橫四縱加環形放射"的城市道路網絡,進行全面綠化建設,本著"建一條路,綠化一條路"的方針,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在新建道路綠化過程中,堅持"路讓樹"、"房讓綠",確保了道路綠化的普及與達標;按照"以松柏為底蘊,以名貴樹種為主調,以彩葉為陪襯,用鮮花做點綴"的設計理念,既有北方高大喬灌樹木,也有江南婉約靈秀的綠化小品,集"北雄南秀"園林風格于一體,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彰顯了地域特色,提升了綠化品位。從而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一路一景,步移景異"的道路綠化景觀格局。2003年,我縣全長20公里的環城路綠化工程開工建設,歷時四年,今年全線竣工,新增綠化面積140萬平方米,栽植苗木品種達200余種;道路兩側各25米寬的帶狀綠地,植物配置合理、品種豐富,喬、灌、花、草層次錯落有序,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不斷提高單位庭院、居住區綠化水平 多年來,薊縣積極開展"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評選活動。現在全縣共有74個單位,其中47個單位被評為"園林式單位",占全縣單位總數的64%;共有居住小區21個,其中,府君花園小區、樂園溫泉公寓等13個小區被評為"園林式小區",占全縣居住區總數的62%。同時,為配合單位庭院綠化,城區各沿街單位實施了拆墻透綠工程,主干道路兩側單位全部完成了拆墻透綠任務,從而使單位庭院綠化顯得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增加了綠色穿透力。在居住區綠化過程中,隨著園林建設的全面開展以及綠化宣傳工作的深入,人民群眾主動參與綠化的意識越來越強,廣大居民群眾不僅在自家房前屋后栽花種樹,在陽臺、墻面上進行垂直綠化,而且在全縣實行了綠地認養活動,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個人主動認養公共綠地,從而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全民植綠的氛圍。 五、挖掘古城文化,打造特色公園、游園。 我縣始終重視公園、游園地建設和改造,按照《公園設計規范》,努力挖掘歷史文化,增加城市綠地文化內涵,提高園林藝術品位。在城區先后建成府君山公園、無終園、環城路紀念游園、雙泉游園、康平游園、科技游園等多個公園、游園。今年3月初正式開工建設的州河公園是薊縣的縣級重點工程之一,工程總投資4500萬元,占地300畝,共栽植綠化苗木157種,是一座集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公園,園內設有文化長廊,能夠彰顯出州河悠久的漕運歷史和傳說。在今明兩年,我們還將相繼完成占地1200畝的鳳凰山公園、五名山森林公園、公樂亭濕地公園等三大主題公園的建設,形成"三館五園"文化休閑格局。我們還加大了園林小品、城市雕塑建設,使之與周圍環境協調美觀,突出薊州古城特色。如:府君山地質公園主碑、無終園的大型雕塑、鼓樓廣場的浮雕龍柱燈等。這些雕塑有的反映了薊縣的歷史文化,有的再現了民間神話傳說,充分營造了美麗的城市園林景觀、濃厚的文化氛圍,展示了薊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城市氣息。 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大力開展節約型園林建設。 一是加大節地型園林綠化的建設力度。我縣積極推廣立體綠化,充分利用墻體、橋體等,盡量保持綠化場所原有的地貌特征,避免進行大規模的地形改造。在道路綠化隔離帶上種植高大的喬木,形成樹陰和花園式的步行道、自行車道。如興華大街、漁陽北路、中昌南北路等城區主要路段的行道樹,夏天遮陽,雨天擋雨,形成特有的城市景觀。二是充分保留自然山坡林地、河湖水系等等,我縣是天津唯一的山區縣,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是寶貴的生態資源,我們精心管護,合理利用。相繼建成了府君山公園、鳳凰山公園,依水建成了三八水庫公園、州河公園等,形成了自然的、完整的、多樣化的綠地系統,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三是大力開展節水型綠化。我們在綠化上堅持節約用水的原則,大力開展節水型綠化。積極推廣耐旱的樹種和節水型植物群落,堅持用鄉土樹種、耐旱樹種,如大量種植了伏地柏、小檗、松樹等本地化的品種,確保苗齊苗壯。 七、狠抓大環境綠化,優化城區生態環境。 為切實保護好現有的林木,提高林木覆蓋率,改善城區周圍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在原有林地的基礎上,我縣每年都加大造林綠化力度,按照"生態優先、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集中連片"的原則,到2007年底,全縣有各種林地92.8萬畝,平均林木覆蓋率達到42.6%,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其中城區周邊防護綠地300多公頃;通過退耕還林,進一步完善了京津風沙源防治林網,使薊縣的空氣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同時,完成薊官、津圍、馬營等公路共計200余公里的綠色通道建設工作,綠化面積達到3000多畝,使我縣城區及各景區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加強了水管網的改造與建設,形成了與城區污水處理相適應的污水處理體系,日處理污水能力3萬噸,年處理污水能力1000萬噸,污水處理達到97%以上。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全市農口區縣首座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 總的來說,我縣雖然在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工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兄弟地區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我們將以這次全國性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研討會為契機,繼續提高我縣綠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為全縣人民提供更加舒適、溫馨的生產生活環境。 謝謝大家!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2)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