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保景富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近年來,新疆天池管委會和阜康市政府在保護新疆天池風景名勝區的同時,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這一歷史機遇,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實行“保護與開發并舉““保景富民”的政策,探索出一條保護生態、發展經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 一、堅持以人為本,保景富民 天池風景區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由天池管委會負責管理。歷史上,天池風景區不僅是人們旅游休閑的場所,也是當地牧民放牧生活的地方。2003年,天池管委會制定了“保護與開發并舉”、“保景富民”的政策,準備以天池為龍頭發展旅游業,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首先天池管委會和阜康市政府聯合開展了天池主景區、三工河谷生態恢復及綜合整治工作,除在主景區內進行生態和景觀建設外,著重治理了連接景區和阜康市區的長22公里的三工河谷,按照“一拆三不準” 原則 (即徹底拆遷違章建筑,駐景區單位不準對外經營,不準對外承包,不準與民爭利,就是不準與牧民爭利),共拆遷違障建筑10437平方米,凈化了景區環境。 治理的同時,千方百計讓牧民得到好處。近三年半以來,天池管委會共投入或給付牧民各種費用約2200萬元,其中直接發到牧民手中的有223 7萬元,對于需要生態移民的牧民發放生態移民補償金僅今年上半年就發放了69萬元。 為引導廣大牧民脫貧致富,做好保景富民工作,天池管委會采用吸納當地牧民就業;出資培訓,提高牧民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組織景區牧民成立民族風情旅游公司,為牧民從個體經營向公司化經營,有組織的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豐富天池旅游內涵,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探索一條保景富民的有效途徑。 二、積極開展綜合整治,保障牧民利益 在景區治理的同時,天池管委會和阜康市政府不忘發展經濟,為牧民擴大經營創造條件。近年來,受益于天池風景區的發展,三工河谷已成為天池風景區的有機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及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的措施,旅游接待檔次低、布局亂,無序建設、破壞性開發的現象一直未得到根治。多年存在的景牧矛盾、游牧矛盾、林牧矛盾及居住區與景區混雜的問題,也制約著天池風景區及三工河谷的進一步發展。新疆天池管委會和阜康市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計劃用三年時間科學開發、統籌建設,打造承接天池、補充天池的旅游黃金帶,在全流域封山禁牧,徹底改變三工河谷的面貌,突出優美的自然風光,實現生態建設和旅游開發的和諧統一。 為實現此目標,2005年阜康市投入9600萬元對三工河谷進行綜合整治,其中僅拆遷安置補償金就有5500萬元之多。2006年又投資1億元,完成三工河谷規劃控制區和S111線沿線240戶,712名農牧民、居民,17個渡假村的搬遷安置任務,同步完成新定居點土地開發和水利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河谷區域內封山禁牧圍欄工程;在河谷內建成三個民族風情園,吸引和鼓勵區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去經營,對河谷內原有度假村進行取締整治和改造提升。同時積極爭取項目,完成河谷內S111線道路改造擴建工程。通過這些舉措,初步完成河谷內重要節點的生態恢復和景觀建設。 為加強對三工河谷退耕還林等生態恢復的管理,今年開始將從農民手中返租三工河谷內耕地2250畝,租賃期限最長的23年,每年支付租賃費用173萬元,既保護了景區,又讓牧民得到了實惠。 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游客的不斷增加,為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003年,海北至大鍋底坑3.24公里景區主干道、游客服務中心工程相繼開工。對多年無法解決又嚴重影響天池景觀的湖濱架空輸電線實現了地埋改造。 2004年,實施了天池王母大酒店——海北壩體人行步道部分工程。建設了天池電子門禁系統工程,完成了景區10KV輸變線路和海西供電線路改造項目。 同時對《天池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經國家建設部、環保總局等8部委兩審兩改后,報國務院審批。 2005年,完成了大型水車、東小天池水毀工程、海北壩堤景觀改造綠化工程、西王母祖廟鐘鼓樓和居仙洞工程、大鍋底坑至燈桿山景區人行步道工程、門票處車場擴建工程。 2006年,進一步完善景區建設,投資5598萬元建設建設了各種生態恢復、森林消防、污水處理、安防景觀等工程十多項。 經過多年的整治與開發,天池風景區取得了可喜的變化。生態恢復率由2002年的40%提高到現在的50%,景區旅游收入自2003年以來,以25%的速度遞增,僅2006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5.8萬人次,同比增長10.48%;旅游收入2999萬元,同比增長了61.8%。游客滿意率達到90%。2003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建設部評為“全國綜合整治工作先進單位”;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被自治區愛國衛生運動會授予“自治區級衛生紅旗單位”;被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授予“誠信經營示范單”;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6年在昌吉州黨委提出“天池風景區進全國一流景區”這個總目標后,天池風景區提出了發展“123456”工程,即:創建全國一流景區,完成兩個目標:5A景區和ISO14000國家示范區目標,實現三個效益: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遵循四個統一:統一保護、規劃、建設、管理,打造五大天池:生態天池、人文天池、誠信天池、數字天池、冰雪天池,形成六個一流:一流的發展規劃、一流的項目建設、一流的管理服務、一流的景企互動、一流的宣傳促銷、一流的人才隊伍。 伴隨著天池風景區的發展,牧民變市民,牧民變景民,牧民變職工,牧民的收入同景區的經濟效益聯系了起來,牧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在保持天池風景區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作者為新疆阜康市委副書記、天池管委會主任)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