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中山市:城際軌道片區規劃草案出爐
核心提示 8月19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網站上獲悉,《城際軌道交通“中山站”片區規劃設計》、《城際軌道交通“石岐站”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已通過市規劃局的審查程序。現正在公示。 該公示自8月19日起30天內,廣大市民或與之存在相關利害關系的單位、組織可到市規劃局一樓大堂(地址:中山市松苑路2號)或規劃局網站(http://www.zsghj.gov.cn)查閱規劃情況,若需要詳細了解詳細規劃情況的,可以到市規劃局技術科直接查詢,若有任何意見和建議可聯系88334930,或發送Emal至office@zsghj.gov.cn。 “中山站”片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現代化生態新城 城際軌道交通“中山站”片區位于火炬開發區西部,中山市主城區與火炬開發區之間。西距主城區約4公里,東距火炬開發區約3公里,北距廣州市區86公里,東南至澳門65公里。具體位置在城中路(即京珠高速西面,南北向道路)、世紀大道、文筆山路、公園路之間。規劃區內東南一側有煙囪山,西側有五馬峰山,山丘坡地比較平緩,山體形態優美,蒼翠秀麗,對未來城市的背景和天際輪廓線的營造具有良好的景觀價值。 現狀主要用地為耕地和廣珠城際輕軌線路用地,建設較少,只有聯富村委會、濠頭村、聯富村(部分)和濠頭中學分布其中。城際軌道交通“中山站”片區的總用地面積311.43公頃。 定位為中山東部門戶地區 規劃草案將中山站定位為中山新城———中山市東部門戶地區,以快速軌道交通為依托的陸上交通樞紐,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現代化生態新城。 規劃以軌道站場為依托,形成一個開發強度高的城市商務核心。以煙囪山、五馬峰山為背景,通過其間水道的整理及城市廣場的建設,形成區域景觀軸。 在現狀道路及規劃道路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建構“三橫三縱”的道路主骨架和若干縱橫交錯的次一級道路系統。三橫分別是:三號路、世紀大道、公園路。三縱為:濠泗路、文筆山路、城中路。 出入站口人車分流 輕軌站站前規劃了若干次干道和支路以承擔集散交通,其中站前廣場與軌道站點出入口之間的路段以下沉形式穿過,徹底實現人車分流,避免了對站點行人交通流的干擾。居住區內側盡量避免了高等級道路的穿越,轉而以分布均勻、銜接暢達的次干道和支路替代。 規劃從輕軌站出來一條東西向的生態綠地公園貫穿整個核心區,它從視線和景觀上溝通了輕軌站東西兩座山體,同時具有疏散功能。生態公園與城市用地的相嵌、滲透。從中央公園往周邊用地延伸多條綠脈與地塊內部庭院綠地相連。 “石岐站”片區:文化與創造之城 片區位于中山市北部,片區北起木河徑大道,南至岐江河,東鄰東明北路,西臨興港大道。規劃總面積2.平方公里,規劃片區分屬石岐區和港口鎮。目前居住人口為大信海岸家園的居民約1.79萬人。片區內有少量工業和居住用地,其他基本為已經平整用地。 最高容積率達到8.0 依據中標方案的核心思路,片區定位為“文化與創造之城”,實現各城市功能的有機連接,打造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通過交通、空間、持續發展三者的有機結合,創造豐富多彩的未來生活,推動中山市的整體發展。 因此,商業用地的標準容積率可放寬。最大限度體現軌道站帶來的價值提升。商業用地的容積率最高為8.0,最低為4.0。緊臨石岐站的商業用地容積率可達到6.0或8.0;其余區域的商業用地容積率為4.0-5.0,居住區容積率按小于2.0控制。 站前建筑高度:控制在120米以下 站前區域(民盈西路環線)為高度地區,是片區的制高點,建筑高度應控制在120米以下;周邊地區從制高點地區向四周平緩過度到中度地區。站前區域外的商業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居住區高度為50-60米。建筑密度不大于30%,綠地率不少于35%。 人車分流,人行道寬10米 片區步行系統與車行系統做到時間上或空間上分離,自成網絡系統。步行系統城市軌道站為核心與來綠地公園、停車場、公交站場等節點相融合,為出行、工作者、居住者提供綠色開放式休閑空間。環繞軌道站的道路設置10米寬的人行道,以保證人行交通的順暢。規劃在北外環路上設置銜接北側用地與軌道站場的人行天橋,該天橋規劃為10米。 東明大橋立交改造 為了避免東明北路左轉及右轉車輛對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響,確保便捷前往站前,在東明大橋上加設匝道,引導南來車輛直接進入站前。該匝道規劃為單行2車道。同時,東明北路與民科西路交叉口設置上跨立交。 北環路局部拓寬 為了保證主線車速前提下,加大進入站前車輛的通行能力,拓寬北外環路南側局部路段,增加展寬段,加設車道,局部道路紅線由50米調整為58米。 東明北路、興港大道局部擴寬 為了保證港口鎮方向來車的順暢,增加主要道路東明北路、興港大道的通行能力,拓寬東明北路、興港大道臨近站前的路段,增加車道,東明北路、興港大道局部均由42米調整為53米。 3個地下機動車停車場 軌道車站配套規劃設置3個地下機動車停車場:其一緊鄰車站北側,共設置416個標準小汽車車位;其二位于北外環北側,共設置380哥摩托車車位;其三位于站前廣場西側,共設置380個摩托車車位。 此外,規劃范圍內的居住,商業,辦公,酒店,等用地開發需要按標準配建相應的停車位,配建停車場宜在各用地范圍內部解決。配建停車場的基本規模應根據建設工程的性質和規模確定,其建設必須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交付使用。 幼兒園:每萬人設一所 依據目前片區的發展趨勢,目前小學,幼兒園學童上下課均由家長接送的普遍情況,交通工具的發展,活動半徑的擴大等情況,保留并擴大片區西部現狀的大信小學為48個班,用地面積4.04公頃,只能服務部分人口,其余服務由周邊城市區域的中小學提供。幼兒園按每一萬人設置一所,在居住區內附設。 規劃區的醫療保障通過彩虹片區內的新中醫院來滿足,不獨立設置市級的醫療設施用地。另外,本規劃范圍內規劃垃圾轉運站1處,每處用地面積不應少于120平方米。公共廁所按300米左右的服務半徑配置,每座公共廁所用地面積120-15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0-60平方米。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