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無錫綠地系統規劃首提“避災”概念
去年“5.12”大地震后有家不敢回的城市受災群眾,紛紛選擇到公園綠地避災,之后較長時間更是把公園綠地當作“避難所”。如何在城市綠化的規劃中納入避災綠地的內容,一時間也成了城市規劃中的一個熱點。日前正在論證中的江蘇《無錫市綠地系統規劃》,也第一次列入了這一內容。 據介紹,正在進行專家論證的《無錫市綠地系統規劃》專辟了“避災綠地規劃”的章節。規定將社區公園和小游園作為“一級避災據點”,以300米~500米為服務半徑覆蓋市區范圍。避災點要有一定規模,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上。種植植物要選擇珊瑚樹、銀杏等防火樹種。除一級避災據點外,還有用于災后避難、求援、恢復建設等活動基地的“二級避災據點”,充分利用規模較大的城市公園、體育場館和教育設施。 人民路、中山路、解放環路、清揚路、運河東路等生活性道路兩側綠化帶,被規劃為避災通道;金城路、長江路、太湖大道、江海路、通惠路等交通性道路兩側綠化帶,被規劃為救災通道。 專業人士指出,大的災害發生時,用于減災避災的場地很重要。人們在安全的場地避難可以安定情緒。汶川大地震后,許多專家呼吁從國家立法層面考慮這種專門場地的設置。據歷史資料記載,無錫雖然屬于地震活動強度小、頻度低地區,但存在可能發生較大地震的構造背景。此外,無錫還可能受到外地中強地震的波及影響。1985年建設部批準無錫為基本烈度Ⅵ度的開展抗震工作重點城市。
編輯:just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