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大西安規劃亮相 含西安及渭南咸陽部分區縣
6月12日,大西安總體規劃空間發展戰略研究國際論壇在西安舉行。來自國際、國內的專家學者將進行為期一天半的深入研討,旨在落實《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深化省政府批準通過的《大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相關內容。 西安市委書記孫清云、咸陽市委書記千軍昌、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副司長費志榮等出席并致辭。 解讀《大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 規劃研究范圍 ·大西安都市圈輻射范圍 區域范圍:成都、重慶、武漢、鄭州、太原、包頭、銀川、蘭州。 區域鐵路交通:一橫:隴海鐵路線; 一縱:包柳鐵路線(包西線—西康線—康渝線); 十輻射:鄭西客運專線、西蘭客運專線、大西客運專線、西成客運專線、大渝客運專線、西武客運專線、西銀線、寧西線、侯西線、西平線。 ·大西安都市圈范圍 區域范圍:西安、咸陽、楊凌、富平、扶風、黃陵、銅川、渭南、華陰、柞水。 區域規模:用地面積3.01萬平方公里,2007年末總人口為1537.48萬人 文化融合:歷史文化—黃陵 生態文化—秦嶺 名山文化—華山 宗教文化—法門寺 產業網絡:核心產業層 互相滲透層 外向發展層
大西安及主城區規劃范圍圖
·大西安及主城區范圍 大西安范圍:包括西安市整個行政轄區、渭南富平縣城、咸陽市秦都、渭城、涇陽、三原“兩區兩縣” ,涉及用地共12009平方公里(其中涉及西安市10108平方公里,咸陽市1896平方公里、富平中心縣城5平方公里)。 主城區范圍:北至涇陽、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澇河入渭口及秦都、興平交界,東至灞橋區東界。涉及用地共1280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定位 大西安是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以及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將逐步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富有東方歷史人文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 城市規模 ·大西安范圍 包括西安市整個行政轄區、渭南富平縣城、咸陽市秦都、渭城、涇陽、三原“兩區兩縣”。至規劃期末,建設用地共1329平方公里,總人口1250萬人。 ·主城區范圍 北至涇陽、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澇河入渭口及秦都、興平交界,東至灞橋區東界。至規劃期末,建設用地共850平方公里,總人口850萬人。 城鎮體系規劃
大西安規劃功能結構圖
·功能結構——一個核心城市 、三個副中心城市、八個新城,指狀分布,協同發展。 一個核心城市:大西安主城區。 三個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強閻良、臨潼、戶縣,以特色主導產業打造50—60萬人口規模的副中心城市。 八個新城:包括周至、藍田、高陵、涇陽、三原、富平、常寧、洪慶等,以建設10—15萬人口規模的新城。 發展方向:以“隴海經濟發展帶”、“省域經濟增長軸”為依托的發展導向。
大西安交通網絡結構圖
·交通網絡結構——棋盤路網、米字輻射 城市交通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和交通一體化戰略,支持城市多心化,分散老城區交通壓力,形成“棋盤路網”加 “米字輻射”的形式,核心城區形成“兩軸、三環、一高、一繞、六縱、七橫、八射線加旅游環線”的道路網格局。
大西安產業布局圖
·產業發展——錯位發展、優勢互補 建設西安現代產業體系,繼續壯大五大主導產業,根據優化產業布局的原則,推進“開發區龍頭帶動、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各區縣突出特色”三個層面聯動協調發展,重點發展十二大產業載體,努力建設支柱產業明確、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新型產業園區。
主城區規劃空間結構圖
·規劃空間格局——一心八區、組團發展 以組團發展為模式,以綠化廊道、交通為網絡,分割形成“一心、八區”的主導產業、職能產業綜合體,完善城市發展格局的需求。 一心:大西安“中心區” 八區:灃渭新區: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的引領區,是城市特色功能區和生物產業聚集區;是人居環境適宜的新型都市商務中心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及環保產業基地。 涇渭新區:以裝備制造業為主導,以生態、旅游、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新區。 浐灞新區:集會展、國際合作交流、現代服務、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區。 潏滈新區:以創意文化產業為主導的科技產業片區。 空港區:空港新城 高新區:高新技術研發區 物流區:國際港務能源產業承接區 生態區:生態、農家休閑養生區
主城區功能結構圖
·規劃功能結構 規劃形成“一河三帶、兩主軸四次軸”的功能結構: 一河:渭河生態帶; 三帶:秦嶺綠脈生態風光帶;北塬綠脈帝陵風光帶;綜合經濟發展帶; 兩主軸:南北向大都市主軸;東西向大都市主軸 四次軸: 南北:灃河城市發展軸、浐灞城市發展軸 東西:秦漢大道城市發展軸、商貿大道城市發展軸(小寨商圈—高新區)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