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上海:城鄉規劃廣參與 避免公眾“被告知”
季曉東委員說:“規劃設計要以人為本,不能只看到GDP,要把公共資源還給市民,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關部門需要組織強大的專家力量,對人口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科學預測;如此,我們才有底氣制定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長遠的城鄉規劃。 “新的地鐵線路正在規劃中,我家門口會不會設站點”、“小區周邊有一處空地,將來會派什么用場,如果建高樓,會不會對我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昨天審議《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草案)》,常委會委員們圍繞百姓如何參與城鄉規劃、規劃如何體現以人為本、如何謀劃長遠等問題,發表見解。 公眾如何有效參與 項目已經開工了,公眾才“被告知”,容易引發社會矛盾,也加大了糾紛處理的力度。鐘曉敏委員說,她在街道工作時,百姓上訪事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城市某項規劃與百姓利益發生沖突所致。《條例(草案)》強化了城鄉規劃中的公眾參與機制,是一大進步。 但是,公眾如何有效參與城鄉規劃?張載養委員認為,征求意見選取的對象不同,政府部門聽到的意見也會不同,有的經過幾道程序后,“聽來的意見”縮水了。所以,要防止聽證異化,就要探索建立科學的聽證制度。 王中委員說,城鄉規劃在報送審批前,公眾可以通過論證會、聽證會等方式發表意見。公眾的意見有可能與政府部門的意見發生重大沖突,遇到這樣的情況,誰來作最終裁定?《條例(草案)》對此需進一步明確。不少委員認為,如果規劃草案遭到公眾反對,應由第三方機構來進行裁定,該機構可吸納社會多方人士,包括一些專家。第三方機構組成人員的名單也應該亮相,確保他們與這個規劃項目沒有利益關系。 切莫好看不實用 “嚴格保護自然資源”、“增加公共綠地和公共空間”、“控制建筑容量和高層建筑”、“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條例(草案)》的字里行間,透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委員們對此十分認同。 季曉東委員說:“規劃設計要以人為本,不能只看到GDP,要把公共資源還給市民,實現可持續發展。”比如,開發區首先是社區,如果白領吃飯難、停車難,商務成本就會大大提高,到后面什么都要補,補交通,補餐飲設施,引來許多矛盾與麻煩。 上海人的生活空間不局限于地上,更多地往地下拓展!稐l例(草案)》提及,“城鄉建設和發展應當注重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與開發”。朱言文委員指出,近年來,上海地下空間開發速度快,規模大,地鐵、商鋪、停車場等占用了大量地下空間,建議條例中強調開發地下空間的可控、可管原則。 不同區域和項目的規劃不能“各自為政”,要重視銜接。汪蘭潔委員提出,行政區劃上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邊界是很明確的。在制定規劃時,基本上每個區都是從本區的中心部位開始,在區域與區域之間存在空白。比如,南京路的整體規劃是不連貫的。“我們既要強調區域規劃的重要,也要體現區域邊界與邊界之間的相互融合,希望條例對此有所體現。” 規劃須凸顯“人口”要素 “城鄉規劃不能經常變來變去。需要制定近期規劃目標,但更重要的是立足長遠。”朱言文委員提出,有的地方花了不少精力與財力做出規劃,但換了個領導后,領導思路與前任不一樣,就把規劃改了。 《條例(草案)》第四章的內容是“城鄉規劃的修改”。一些委員認為,上海制定城鄉規劃時,不僅要根據“四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需要,還要為城市今后的發展留下空間,要樹立“少變、慢變、不變”的理念。 “城鄉長遠規劃的一大難點是人口!蔽瘑T們不約而同地指出。朱言文委員建議,在條例中進一步闡明和凸顯“人口”要素。同時,有關部門需要組織強大的專家力量,對人口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科學預測;如此,我們才有底氣制定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長遠的城鄉規劃。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