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皇家園林怎樣與現代城市和諧共生
皇家園林的保護一方面應立足于本體的保護,傳承和延續歷史文脈和城市特色;另一方面,皇家園林也要在城市發展中實現自身服務功能的創造性轉化,為現代生活服務,為城市發展服務。 古典園林的時代命題 近日,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和北京市公園綠地協會聯合舉辦的“北京皇家園林文化節暨第五屆北京公園節”在北京頤和園開幕。此次公園文化節的主題為“展現皇家園林文化,豐富城市現代生活”。論壇還基本通過了“‘皇家園林遺產保護與城市發展’北京倡議書”。倡議書指出,皇家園林的保護一方面應立足于本體的保護,傳承和延續歷史文脈和城市特色,進而注重環境的維護如水源、借景、生態系統的保障等;另一方面,皇家園林也要在城市發展中實現自身服務功能的創造性轉化,為現代生活服務,為城市發展服務,最終實現向城市文化、景觀、生態核心的功能轉化與加強。 此次論壇第一次從皇家園林的本位和國際化高度將世界多個國家的皇家園林保護管理的學者專家匯聚一堂,探討交流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歷史名園在現代城市發展和現代生活需求背景下的保護管理新走向,開創了一個以皇家園林保護為核心的,涉及到歷史、文化、建筑、園藝、城市規劃、旅游經營、社會管理、文化創意和眾多學科領域的交流平臺。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偉在致閉幕詞時表示,這個平臺和領域的開創將對整個國際皇家園林和歷史名園的保護產生積極的世界影響。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鄭西平在致開幕詞時說,在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背景下,如何保護和繼承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京歷史名園這一寶貴的歷史遺產,并使之在城市發展中充分發揮其獨特作用,提供更加豐富的物質、文化以及精神生活,更好地延續和增強園林的生命和價值,已經成為擺在所有皇家園林和歷史名園面前的時代命題。 弘揚皇家園林文化建設宜居北京 北京市市委常委牛有成在論壇上表示,北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皇家園林是中華民族的炫麗瑰寶,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的北京園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北京的皇家園林是東方歷史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北京城市的魅力所在。同時,當前北京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以更高的標準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更加迫切需要我們學習各國園林藝術經驗,加強園林文化建設,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的水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把北京建設得更美、更好、更宜居。希望廣大中外游客、北京市民,積極支持、熱情參與,為提高北京的園林文化水平作出貢獻。通過北京皇家園林文化節,進一步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園林藝術,進一步保護和弘揚北京皇家園林文化。 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陳蓁蓁說,北京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作為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薈萃了中華民族古老而燦爛的文化精粹,匯聚了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眾多園林景觀。以皇家園林為核心和基礎發展起來的北京公園,融匯了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的諸多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水平,這些歷史悠久的皇家園林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孟兆禎先生通過對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北京城市布局的分析,得出帝王宮苑是北京城的主心骨和城市護心綠網的城市布局形式。主心骨包括皇宮、北海、中海、南海等皇家園林,護心綠網指的是清代形成的“三山五園”,即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加上暢春園、圓明園。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鄭西平表示,公園是城市文明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衡量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尺。公園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美化環境、傳承文化、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北京市特別成立了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管理頤和園、天壇等11個歷史名園,加快了北京歷史名園的保護、管理和發展的步伐。四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公園全面融入首都發展格局,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現首都文明風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百姓身心健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為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做出了特有的貢獻。今年,北京首次把公園節的主題定位為皇家園林文化節,目的就是要弘揚北京歷史名園文化,展現皇家園林風彩,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保護、傳承人類的共同遺產而努力。 把古建園林作為創意產業的著力點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原北京園林局副局長劉秀晨說,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走到今天,成績卓著,發展迅速,總量和產值直線上升。在諸多北京城市文化當中,古建園林在北京的現實地位和歷史地位,確實是突出的,是北京獨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北京的皇家園林世界第一;數量之巨使它堪稱世界三大最著名的古都,即北京、巴黎、羅馬。別說頤和園、北海、故宮乾隆花園,就是那些王府園林,如恭王府、醇王府、那家花園、半畝園……,哪兒哪兒都透著文化,犄角旮旯都能尋覓一個個值得爭論的題材。加上那些恬靜的四合院,蟬鳴的老胡同,殘磚陋瓦的城墻、壇墻,歪脖枯枝的槐柏,處處都能抖出一個個神秘有趣的故事。京華古建園林的浩瀚與深邃,使它表達的城市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 劉秀晨說,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有一條就是文化的外延和擴展。北京的哪一個景點和故事稍微一擴展都有廣闊的發揮余地。園林的故事太多了,搞創意產業,哪能忘掉北京最具優勢的古建園林這一重要品牌呢?一首“太陽島上”,把一個不起眼的太陽島唱成旅游品牌,少林寺、廬山戀也是這么紅火起來的。這是一種潛在的文化生產力,是文化創意迸發的火花。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卡薩布蘭卡、華沙一條街、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上海灘都是地域品牌的創意影視產品。當然,也不一定每個古建園林都要去拍電視劇,外延擴展的方式和手段各種各樣,政府應該關注古建園林,找一些專家深入研究,這比潘家園、大山子、宋莊更有作為。讓我們瞄準在國內外具有唯一性的北京古建園林,以此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著力點,可以想象其生命力必定是紅火興旺的。 □ 北冥/文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