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北京加快低碳城市建設
北京市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著眼,提出將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建設低碳城市作為首都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和《“綠色北京”行動計劃》,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加快世界級低碳示范城市的建設。 “城市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0%。”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經理李強日前在北京市科委舉辦的“2011年北京(國際)低碳技術論壇”上披露。有研究顯示,占碳排放總量90%以上的三大領域是交通、建筑、生產,而這三大領域正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是引領未來城市建設的新趨勢,對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在該論壇上表示。 加快低碳城市建設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近年來,北京市科委高度重視低碳城市建設的科技工作,從低碳城區、低碳園區、低碳社區以及北京市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各個層面開展低碳技術的示范與應用,推動低碳領域的產業與技術發展。 2010年,北京市科委聯合北京市發改委啟動了北京低碳城市發展路徑及試點建設研究工作,選取代表首都城市不同功能定位的西城區、朝陽區、順義區和延慶縣4個典型區縣,從戰略規劃、技術選擇、示范建設和評價指標體系等4個方面,開展低碳城市試點示范區建設研究,為北京市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低碳化發展積累經驗;聯合北京市規劃委、延慶縣政府啟動低碳城市規劃方法研究,從制定城鄉低碳規劃體系、發展低碳交通系統、合理配置低碳能源供應等幾個領域出發,提出規劃低碳發展策略,用于指導低碳城市總體規劃。 2011年1月10日,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在北京低碳建設起步階段,北京市科委又聯合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規劃委、延慶縣政府以及英國倫敦發展署、歐中太陽能促進會、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續發展技術基金會等國際機構和組織,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新理念、新技術引領和支撐北京低碳城市建設”的2011年北京(國際)低碳技術論壇。 同時,北京市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著眼,提出將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建設低碳城市作為首都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和《“綠色北京”行動計劃》,指導世界級低碳示范城市的建設。北京率先建設低碳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產業轉型、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形成未來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必然選擇。低碳城市建設將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產業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 強化國際合作是此次論壇的一大亮點。據介紹,此次論壇邀請了英國倫敦發展署高級副總裁兼設計、發展規劃及環境總監PeterBishop教授,英國倫敦市長顧問MartinPowell,英國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財產公司規劃總監Niall,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城市形態和建筑學KayvanKarimi博士,可持續發展技術基金會理事長江家駟教授,中國西班牙技術創新協會副總裁MiguelJoseBalanyá,ICF國際公司中國區執行董事DavidHathaway,世界自然基金會低碳城市發展高級項目官員雷紅鵬等一批國內外從事低碳城市建設與規劃的專家和學者。 論壇上,北京市科委與英國倫敦發展署簽署了關于建立“北京—倫敦低碳技術合作中心”諒解備忘錄。備忘錄旨在加強和協調雙方各自在推廣低碳技術與清潔高效能源,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以及支持環境可持續和低碳經濟增長方面做出的努力。雙方可在低碳技術推廣、能源節約與能效、可再生能源、可持續交通、清潔能源技術聯合研發、低碳建筑和城市規劃等領域加強合作。 此次論壇還簽署了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歐中太陽能促進會關于新能源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備忘錄明確了雙方合作的目標,在節能減排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利用等低碳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北京低碳技術的進步和低碳城市的建設;雙方還可以在城市功能配置與低碳城市建設、管理模式創新與低碳城市發展、城市能源系統布局與低碳產業發展方面啟動長期合作。 “舉辦此次論壇有4個目的。”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搭建一個能夠促進國際和國內的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借鑒國際低碳城市建設經驗,推動低碳領域的產業與技術發展;二是希望通過此次論壇的交流,幫助北京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為解決在實施北京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戰略規劃、技術選擇、示范建設和評價指標體系等問題提供借鑒和參考;三是希望藉此打造“北京(國際)低碳技術論壇”品牌,力爭每年以不同熱點主題舉辦一次論壇,并以此建設北京低碳技術國際合作平臺,促進國際低碳技術向北京轉移并產業化;四是進一步確定與英國倫敦發展署、歐中太陽能促進會的戰略合作,為借鑒、引入、消化再吸收歐洲的低碳技術或管理經驗奠定基礎。
編輯:anna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