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河北邯鄲:高水平繪制城鎮建設發展藍圖
2月9日,春節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邯鄲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會議,表彰在三年大變樣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全面系統地總結三年來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對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未來三年,邯鄲將以何新貌呈現于人們眼前,市委書記郭大建在講話中為我市城鎮建設繪就了藍圖。 ■中心城區150平方公里 推進三年上水平,總的要求是“158”工作思路,“1”就是緊緊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目標;“5”就是實現五大指標,三年完成城建投資4000億元以上,完成主城區拆遷1200萬平方米以上,城鎮化率達到52%以上,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160萬以上,進一步把邯鄲建設成為歷史與現代輝映、產業與城市共融、文化與綠化彰顯、城鎮與農村互動、影響與美譽俱增的實力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8”就是突出抓好“八新”舉措。 ■加快構筑“1+6”組團城市新格局 進一步把“1+6”做深做實。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組團發展新格局。重點圍繞“三化”方向去努力: 空間連接同城化。著眼發揮中心城區的龍頭帶動作用,主城區東部以高鐵東站和經濟開發區東區建設為契機,打造現代服務核極;西部通過邯鋼轉變發展方式示范區建設,帶動鋼鐵產業改造升級,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促進經濟隆起;南部依托冀南新區向南拓展,打造現代裝備制造業和現代物流基地;北部加快與永年縣互動發展,建設大型濱水休閑和生態宜居之都。圍繞加快要素聚集、驅動新城發展,調整優化叢臺、復興、邯山、開發區和永年縣等相關縣區的行政區布局,盡快啟動“環城+輕軌”、主城區二環路建設,中華大街南延今年“5.1”前要通至磁縣,進一步縮短主城區與各組團縣的空間距離。 基礎設施網絡化。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實現主城區到6個組團縣公交覆蓋;完成東部熱源廠建設,實現供熱一體化;加快邯魏、邯肥天然氣輸入管線建設,力爭實現供氣一體化。 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的同時,著力打破區域、城鄉的限制,對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統籌規劃、布局優化,促進住房保障、創業就業、教育就學、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公共文化等資源的聯動共享,真正使廣大群眾共享城市發展的文明成果,適時推進撤縣設區,著力解決市縣同城問題。 ■真正成為歷史文化名城 文化是邯鄲最突出的資源優勢,是邯鄲最靚麗的名片。主城區要精心培育文化一條街和風味小吃一條街,重點建設將相和文化廣場等“五場”,特別是要圍繞武靈叢臺這一古城邯鄲的標志,把叢臺廣場、紅樓賓館和邯鄲賓館區域進行整體開發改造,進一步彰顯古城特色、傳承歷史文脈。加快建設蘭陵王紀念館、冀南民俗博物館、鄴城博物館等9大展館,讓邯鄲真正成為一座可聽、可看、可品、可游的歷史文化名城。 ■躋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著眼打造城市“大水系”,建設“四湖”、整治“五河”、提升“一淀”,形成都市區4.5萬畝、中心城區2.25萬畝的循環生態水系。北湖加快建設步伐,盡快完成湖面開挖和景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務必要形成1600畝水面。以“兩環”、“九線”、“十園”綠化為重點,加快建設“森林邯鄲”,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6平方米以上,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地覆蓋率分別達到47%和50%以上,建成3個以上省級精品公園,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躋身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建筑、亮點工程,重點扮靚火車站、高鐵東站“兩大窗口”:火車站改造后建筑面積要擴大兩倍,旅客發送量達到450萬人/年;高鐵東站今年要打通叢臺路和聯紡路,完成站前廣場建設,加快總投資30億元的新客運樞紐站建設,打造東部新區的門戶。 打造文化藝術中心、體育中心、傳媒中心、科技中心“四大地標”,改造提升京廣鐵路沿線、沉陷區治理等“十大區片”,精心打造南北出市口、會展中心、文化宮等“十大節點”,進一步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立體交通,立體新城 投資30多億元,新建103條總長21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投資8.3億元,啟動人民路與東環、中華大街與南北環、309國道與西環等4座立交橋建設,疏解主城區交通壓力。打通邯大高速第二條出海通道,完成京港澳高速擴容,加快構建“三縱兩橫一環”高速公路網。全面完成機場擴建和石武高鐵、邯黃鐵路、邯長復線等重點工程,構筑立體化大交通格局。 開發改造“四大新區”。中央商務區建設百棟百米以上高層建筑,吸引中外著名企業入駐,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培育總部經濟;商業步行街區投資60.9億元,以老邯北商業聚集區改造為主體,建成全省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化工整治區投資10億元,建成占地近5000畝的大型生態園林景觀區;濱河景觀區投資6.5億元,突出文化、綠化、休閑等多種元素,打造重要節點水系景觀。 強力推進“六大新城”。總投資600億元,加快建設東部新城、趙都新城、南湖新城、夢都新城、叢臺新城和北部新城。東部新城要借助城市東擴,迅速開篇起步,重點打造商務中心、金融中心和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引領東部新區發展;趙都新城要建設擁有100多棟高層,容納13萬居民,集住宅、辦公、金融、休閑、購物為一體的舒適宜居新區。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投資8億元,完善城市供排水、供氣、供熱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新增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升級改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飲用水源達標率穩定在100%,二級以上天數保持在320天以上,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生活更舒適,城市更宜居 進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三年安排500億元,用于住房安居、均衡教育、醫療衛生、促進就業、社會保障等,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繼續深入推進舊城改造。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成片棚戶區基本完成改造任務。環路內和2013年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城中村改造全部完成,從根本上解決臟亂差問題。著力構建數字化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房和限價房建設,三年新開工9.1萬套保障性住房,確保人均15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 加快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建設游泳訓練中心、市中心醫院東區、夢城文化休閑中心等11項科技、文化、體育、醫療項目,新建和擴建市一中、二中、六中等16所初高中,規劃建設22所小學、22所幼兒園,進一步優化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高標準建設一批小游園、小超市、小市場、小停車場、小型體育設施、早夜市等便民服務設施,使城市更加宜居,生活更加方便。
編輯:anna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