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現代建筑的創新與摒棄
無人懷疑近百年的建筑——20世紀的建筑歷史即是現代建筑發展的歷史,現代建筑思維更是源于經典建筑的精華,對此,我們可以創新,但是絕對不能摒棄。 從1851年第一幢全鋼結構,英國水晶宮的建造揭開了現代建筑的序幕。在19世紀建筑技術革命性的發展和鋼材、砼等新材料的運用,使有關建筑所有的想法都似乎成為可能,自古羅馬時代維持魯威所設立的“堅固、實用和美觀”三位一體的建筑美學基本得到了新的詮釋。新技術拓展的平面使這個時代的建筑師重新去認識建筑本身的內涵。當代著名的建筑評論家弗蘭普頓說過“現代建筑的歷史不僅是建筑自身物質意義上的,也是對其重新認識和爭辯的歷史。”現代建筑思維的建立、爭辯和發展不僅可以說是貫穿整個20世紀,而且仍然在發展和進步。 一次大戰之后,以格羅皮烏斯及其同事在包豪斯的教學和設計實踐為標志,在德國、法國、荷蘭乃至俄國,先鋒派們的建筑設計實驗導致各種現代建筑成果層出不窮,1925年前后,現代建筑運動已達到蓬勃發展的勢頭,并經此席卷整個歐洲,同時逐漸影響世界各地,很快影響到當時亞洲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中國。 這個世紀比以往任何一百年都創造了更多的主義和風格:從構成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功能主義、國際風格到新的粗野主義、后現代主義和解構主義;產生了許多派別,對建筑觀念提出了挑戰,對建筑思維進行了不懈地探索,如芝加哥學派、維也納學派、未來學派、包豪斯學派等;因此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又個性鮮明的天才建筑師,他們的名字因他們的作品和思想點亮了整個現代建筑百余年旅程。 可以說,20世紀的建筑在新技術的帶動下不斷更新,以一種充滿刺激和挑戰、令人激動的藝術形式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和生活里,各種經典建筑的精華融化在各種創作中。由于社會、經濟和文化之間的沖擊,建筑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其結果本身,它代表了新的生活觀念和時尚。就這百年建筑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正是法國著名建筑師勒·柯布西耶提出的社會工程學所致力追求的目標,也是人類社會自古以來永恒的心愿。 縱觀現代時期所產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不論形式流派如何,立意如何,手法怎樣,去掉現象看本質都能發現經典建筑的文脈時隱時現,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脈搏的韻律而動,忠實地重復著一些建筑本質上的基本思想。 20世紀經典建筑物是比較具紀念性的,是以其獨特的原創性,或理論或形式,給后人帶來無限想象力和啟蒙意識的代表性建筑,它們帶來了一個時代的開始,也讓我們看到了過去時代經典精髓的延續。 結構和建筑設備作為暴露和裝飾元素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對強調歷史文脈的巴黎城是“不可思議”的,而后又被大眾所接受。古羅馬用石材創造了完美,現代人力圖用其引以為榮新式建材創造“機器美”。 “有機建筑理論”的代表作,其最成功之處是強調砼運用及其建筑造型與周圍自然風景緊密結合,創造了另一片獨特的風景。與中國古代園林在建筑思維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地域和歷史反差很強烈,但在追求人和自然關系上是不謀而合的。 “少就是多”,建筑史最出名的宣言代表作。密斯說過“當技術實現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華為藝術。” 現代建筑實際是我們建立起一種建筑形式風格的概念,“現代建筑”有別于當時盛行的具有復古主義思想的折衷主義建筑,包括“中國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歷史上各種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簡潔、注重功能、經濟合理,沒有裝飾或少量裝飾的特點而成為時代的新風格。同時它又綿延了人類歷史的文脈,從思想上繼承了許多人類社會的寶貴元素并深入精髓,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時出現并時有創新。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