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專家:質樸郊野景觀營造的思考與實踐
3、“郊野自然”生境的營造方法與實踐 節約、生態、共生的理念要貫徹于整個設計始終。統籌兼顧、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是郊野公園方案初期直至現場后期貫穿各個工作階段的基本原則。我們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共同探討有關郊野自然的營造: 3.1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應該體現審美觀念的轉變 通過我們對第二自然的再認識,脫胎于第三自然的園林設計在觸及郊野公園項目之初,就要樹立有別于以往城市公園的審美標準。明確我們為終端使用人群所打造親切、真實、乃至生動的郊野意境為目的。在設計與建設中有效把持景觀節奏的變化,它有別于常規城市公園景觀的突出特征就是環境包容力與景觀松弛度。 3.2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更能體現出多學科的綜合 郊野自然景觀背后要求設計師將生態環境科學知識與風景園林造園知識相疊加,體現科學與人文、技術與藝術的充分結合。以天元公園原有魚池改造后的野態水景池塘為例(圖1) ![]() 改造前 改造后(攝于天元公園) ![]() 圖1 由原有硬質駁岸魚池改造而成郊野池塘 在設計師與相關生態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配合,通過池塘生態池底改造與中水給水循環利用,解決了池塘防水與給水;通過園林水景植物針對性配置與微生物投放,完成了野態水景景觀與水環境的凈化處理。從而,通過自然郊野的景觀塑造滿足了人們對自然郊野親近感受的心理需求與相關活動組織,同時也完成了對其周邊場所功能的轉變與升級。 3.3郊野自然生境的營造需要建立樸野回歸的種植設計觀念 我們在天元公園、老君堂公園等項目的種植設計中就“純粹與斑斕”的郊野意境景觀營造意向與構想展開實踐。對現狀魚塘、松柏林圃等基址的改造旨在表明對這一主張的探索與實踐。 3.3.1純粹——對現狀生態林的空間結構改造與全新植被空間的打造。 單一的植被結構雖然缺少傳統園林造景意義上的層次豐富、高低錯落,但其卻充滿了足夠的景深和空間序列感。從因地制宜的角度,我們最大化尊重原基址主干樹種的結構特征,力圖把握好“第二類自然”里所包含的純粹意境與樸素之美。 ![]() 圖4 利用場地現狀改造而成的景觀(攝于天元公園) ![]() 圖5 郊野里的幽靜與深遠(攝于老君堂公園與天元公園) “純粹”包含著“第二自然”里所孕育的量感美和韻律美。改造現狀生態林所運用的“減法”設計手段其結果,是在最大化“第二自然”本身所擁有的真實、質樸的美。 ![]() 改造前 改造后(攝于天元公園) 圖6 改造后的松林空間更具空間美與量感美 3.3.2斑斕——觀賞草與野生花卉組合在郊野類型公園中的運用 觀賞草近年來以其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和養護成本較低等特點,在節約型園林建設中得到大力推廣,同時伴隨人們審美趨向的日漸回歸,觀賞草在園林中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和青睞。觀賞草在北京地區園林的應用主要分為地被覆蓋型、孤植點綴型、片植叢植型、鑲邊屏障型幾類。 以中下層地被類植物配置來塑造郊野質感是突出這類綠地自然、野性景觀特征的有效途徑。各種狼尾草、柳枝稷、日本亂子草、求米草等種植可以充分展示郊野類型特征。 ![]() 圖7 充滿郊野質感與觸感的觀賞草應用(攝于天元公園) 野生花卉組合的應用賦予了大地斑斕的色彩和彌漫空氣中的郊野味道。其花期長,適應性強、管理粗放郊野氛圍營造濃郁的特點值得在“郊野自然生境”的景觀營造實踐中廣泛應用與推廣。 ![]() 圖8 路緣、場地邊的色彩(攝于天元公園、老君堂公園) ![]() 圖9 林下的斑斕色彩(攝于老君堂公園) 3.4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需要表現在相關技術的更新 突顯郊野質感與回歸意向,純粹、松弛的狀態往往能夠滿足人們找尋原始、自然的真實心態。大量不同于傳統園林的材料運用與做法更新,使得郊野意境的營造要求設計師將生態環境科學知識與風景園林藝術進行疊加,完成科學、技術、藝術的最終結合。比如,以工程技術為支撐,通過對材料與技法的實踐,嘗試著打破常規公園建設中鋪裝與土壤的剝離,將材料與土壤融合,從而傳遞鄉土質感、強調郊野意向。 ![]() 圖10 以碎石、麻繩組成的林間小徑更具鄉土質感、郊野特征(攝于老君堂公園) 3.5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應該強調對參與性“自然野趣”行為的引導與培育 相比較城市公園,郊野類型公園應該通過松弛、親切、真實氛圍的營造完成人們由過去的單一“游賞”到現在的參與“游憩”觀念的轉變 。人們向往置身于野境中找尋野趣的快樂源自于們渴望對大自然的親近與回歸。我們在探尋與追求“郊野自然”景觀環境的同時,同樣要把持“游”的動態路徑與“憩”的靜態空間的組織與設置。只有動、靜交織、游、憩結合的空間處理手法才能調動起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滿足人們與大自然融合目的訴求。合理的游憩規劃更加能夠激發使用者的空間使用創造性。便于人們更加充分接觸自然、觀察自然、發現自然、感悟自然。 ![]() 圖11 魚塘邊垂釣的人群(攝于天元公園) 圖12 公園里的親子空間(攝于天元公園) 3.6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要求加強“公眾安全”的輔助與建設 北京“公園環”中單體公園規模普遍較大,大都地處城市核心建設區域的外邊緣及過渡地區。我們在通過保留、保護、建設等措施積極營造郊野意境環境的同時,同樣要加強公眾安全的建設: a)以水體、沼澤濕地等景觀為突出特征構建的公園,在保護及培育生態野境的同時做好危險提示系統與親水安全設施等細節設計。 b)在規劃設計初級階段就要對活動場地、服務類建筑、公園主路與夜間照明設施建立合理的配置關系,便于日后公園安全管控。 總之,要高度重視、悉心協調自然野趣與公眾安全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自然、安全的公共設施實體。 3.7郊野意境的環境營造需要園林設計師具備局域洞察力與全局控制力 對于設計,園林設計師要勤于對現狀植被、地貌等肌理進行主動調研與反復閱讀。要善于挖掘原有資源中所具備的景觀特征與空間氣質。 對于投資,面對嚴格的實施批復與限額設計,設計師應該具備全局統籌的項目控制能力;對于景觀節奏的分寸把握更要張弛有度。 ![]() 改造前 改造后(攝于天元公園) 圖13 通過調研結合現狀植被狀況調整路網設計后的松林空間悠遠、寧靜
編輯:daodao712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