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建成26個農村污水處理點
去年開始,漳浦縣花了3000多萬元,在當地鄉鎮選取26個農村作為示范點,搞起了農村污水生態處理建設。昨天,海都記者從該縣環保局了解到,目前,26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都已建成,其中21個已投入使用。
昨天,海都記者跟隨當地環保專家,走訪了多個農村污水處理點,發現在污水處理流程上,一批環保植物充當著“當家人”的作用。
5種節能技術模式結合臟水變綠水
據漳浦縣環保專家許先生介紹,這些分布在各鄉鎮的26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點,在技術上主要有5種模式:有采用先進的多點進水生物反應器的,有采用復合生態處理技術的,有利用池塘養生物水草降解污水的,還有直接構建人工濕地、建造生態溝等模式。專家說,這5種模式,較常規工藝可節約六成以上電量。
比如,長橋鎮長橋村的污水處理點占地3畝,投用后每天可消解500噸生活污水。該處理點通過溝渠、管道,引來生活污水后,利用“多點進水生物反應器”運轉,完成第一次處理。隨后,污水再排入濕地系統處理后,就可灌溉了。這種模式,運行費用可省三分之一。
建在湖西鄉趙家堡景區內的污水處理點,則利用景區一處池塘,養殖生物水草,吸附降解污水的微生物,以此達到凈化污水的作用。這里有一套太陽能生態修復系統,設施運轉還是“零電費”的。
10多種環保植物“當家”二次處理
另外,這些污水處理點都有利用環保植物,對污水進行二次處理。比如,生活污水從生物反應器出來,都要經過生態濕地系統。而表流、潛流的濕地系統里,都種滿了環保植物。
漳浦環保專家介紹,他們一共引進了美人蕉、再力花、水蔥、狐尾藻、水竹、菖蒲等10多種環保植物。這些植物各有專長,混合種植,能吸收各種污染物,在二次處理污水上,充當著當家角色。
所以,在每一個污水處理點的生態濕地中,這10多種環保植物都穿插種植。這樣,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經過消化與反消化發酵,流入人工濕地,會再次被環保植物吸收、轉化。人工濕地系統,則主要通過植物根系吸附污染物,達到降解污染物的效果。
記者三問:這些環保植物真的環保嗎?
記者:這10多種環保植物,會不會像水葫蘆一樣,肆意生長,對水體環境造成破壞?
專家:每個污水處理點,環保植物種植密度都有標準。一般每隔3個月或者半年,都會對植物進行一次收割、清理,因此不會任其隨意生長。
記者:這些環保植物過冬,或者死亡之后,對水體會不會有污染?
專家:我們結合漳州本地氣候條件,選用的這些植物,大多能“四季常青”。這些植物過冬,即便是枝葉枯萎,根系仍然存活,來年可再生。冬季根系和根系周邊的微生物,仍可消解污染物。此外,每一個處理點,都種植若干種植物,他們的生長期都有搭配,因此不會出現整體過冬枯萎的現象。
記者:這些植物,是不是都具備除污功能?每個污染點都有種植嗎?
專家:這次選用的植物,沒有外來物種,都是錄入國家環保部《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名錄的。它們在國內許多濕地污水處理案例當中,都有出色的表現。而這10多種植物,并非每個污水處理點的濕地都全部種植。同一濕地,一般選種的植物除污功能大體不同。另外,還要根據每個污水處理點濕地情況的差異來選種。每個污水處理點的濕地,考慮到觀賞性,都會搭配種植多種環保植物。
【說汝知影】
“當家”環保植物長啥樣?
1.美人蕉
美人蕉的生長最需要的養分是磷、氮。生物反應器沒法消解的這些成分,它都能吃掉,讓自己長得好,每年都能美美地開花。
美人蕉
所以,在污水處理中,它負責清理污水中的磷、氮,也能修復水中的生態系統,流出去的水可以直接澆灌水稻。
2.水竹
水竹
水竹沒美人蕉的姿色,但卻能力強大。臨床數據顯示,水竹在生活污水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污水中氮總量、磷總量、化學耗氧量和生化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1%、92%、70%和73%,其中它對氮、磷的吸收量分別占凈化量的55%和53%。有了它的濕地中,氮總量、磷總量、化學耗氧量和生化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別可提高28%、19%、14%和13%。
3.再力花
再力花
再力花開著藍紫色的花,有“水上天堂鳥”之稱。除了長得漂亮,它也能凈化水質哦!在水池或濕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4.狐尾藻
狐尾藻
通常情況下,狐尾藻都浮在水面,能招來不少鳥兒、蟲蟲和魚魚。跟它比,浴缸里的那些藻類,就弱爆了。因為,狐尾藻能吃掉水中懸浮物,以及水里的氮、磷等元素;水中重金屬元素,它也不怕。有它的地方,受污染的水體(含底泥)中銨態氮、硝態氮、總氮的去除率都達到了90%以上。
5.菖蒲
菖蒲
菖蒲小有名氣,它芳香獨特,跟蘭花、水仙、菊花并稱“花草四雅”,被認為防疫驅邪靈草。
而凈化污水方面,它不僅可以直接吸收污水里的氮、磷成分和重金屬元素,根系還可在水中“長袖善舞”,集結很多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分解和轉化。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別小看農村,庭院打扮起來比別墅還美
城市快節奏的生活,總感覺壓得自己快喘不過氣來。好像只有鄉下悠閑愜意的生活,才能讓自己真正享受到慢生活,讓緊繃的神經得以緩和。如果可以在鄉下買一塊地蓋上自己喜歡的房子,建一塊庭院,種種花草,伴隨著鳥語和花香,即【詳細】
北京在污水處理廠上營造“雨水花園”
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污水處理廠——碧水污水處理廠日前完成升級改造,開始試運行。這是一座全地下封閉式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由10萬噸增至18萬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