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新城鎮要有足夠的反磁力
幸福指數、GDP和可持續性共同構成了“城市發展鐵三角”。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12日舉行的2017未來城市峰會上表示。
仇保興解釋稱,鐵三角的頂端是幸福指數,聯合國用人文發展指數來表述,可以用預期壽命和工作年限來表達;其次是GDP,可以用一個活力指數來表達,也就是這個城市能不能吸引到人。如果城市不斷增長,就能產生就業崗位,不斷吸引年輕人加入。
他以杭州、南京為例,南京在校大學生、211大學數遠超杭州,但是杭州和南京每年新增加的大學生就業崗位,吸引到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竟然相差5倍。杭州可以吸收15萬人,南京可以吸收3萬人。哪個城市是有活力的,可以非常明顯看出來。
對于生態發展,仇保興表示,不可能用結果導向,必須用指標來體現。山水交融、產業集群、人文意境、綠色內涵以及街區活力都是必須要綜合考慮的。只有綜合考慮,生態宜居的城市才可持續。
他提到,成功的小城市和新城鎮必須產生足夠的反磁力。“新城鎮不在于大,而在于富有特色,與主城互補,展示稀缺性。新城鎮需要在環境更美、公共服務更優、生活更適宜等方面下功夫。”
反磁力吸引,指現代大城市因條件優勢而產生人口向心力時,周邊城市或城鎮為分散大城市人口,克服這種力的吸引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仇保興認為,德國弗萊堡就是一個生態城市建設的典范。這個城市在法規體系、領導人意識、交流學習機制和市民參與等方面表現卓越,超越了傳統模式,讓居住者的幸福感可持續,最后延長了居住者可預期壽命以及可工作年齡。
在清華大學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看來,生態追求的是一種自然生態與人生生態的共生關系;宜居,是對人需求的認識,是對人最本性訴求的回應;生命力也就是城市活力,來自于城市新移民。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也認為,城市職能包括基本職能和非基本職能,建設生態宜居城市不能只保證城市基本職能而忽視非基本職能,不能忽視本地居民生活服務需求。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表示,長期以來大家存在著對生態宜居的誤解,把生態宜居簡單理解為低人口密度,理解為“大廣場+主干道+大院式房地產”,這種過分追求視覺效果的城市潔癖,導致城市的包容性變差。
他認為,外來人口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通過市場方式補足了城市的服務業短板。
對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李鐵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增加包容,要歡迎與新經濟模式相關的市場化主體和外來人口參與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其次,要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不能以精英思維排斥城市需要的人口和產業;最后,要適應城市的物質生態和社會生態,體現出真正的生態宜居城市理念。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上海樂高樂園開園 暑期主題公園客流爭奪白熱化
中國首座、全球開園規模最大的樂高樂園近日在上海金山正式開園,為中國主題公園經濟注入新活力。作為今年暑期親子游最火目的地之一,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效應初步顯現。不過在主題公園市場激烈競爭的背景下,樂高樂園也面臨能否以精細化運營持續吸引客流的挑戰【詳細】
文化大咖共話園林故事探尋蘇州園林全新打開方式
7月7日,“我與蘇州園林的故事”主題征文大賽座談會在蘇州怡園舉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品讀園林里的動人故事,探尋園林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新路徑【詳細】
北京長辛店:活力街區這樣打造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豐臺長辛店國潮時尚街區全面亮相,這里既最大程度保留了老街風貌,又引入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國潮業態,塑造出傳統與時尚碰撞的新空間【詳細】
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部署建設零碳園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逐步完善相關規劃設計、技術裝備、商業模式和管理規范,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各類園區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園區和企業減碳增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