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積極推廣"PPP模式"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記者22日從山東省政府獲悉,山東省近日出臺多項政策推動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其中,山東省將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建設、運營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山東在全省海綿城市建設目標中要求,各地要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將至少75%的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到2020年,山東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據了解,從今年開始,山東各類城市新區、園區和開發區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以及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都將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山東的市、縣級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海綿城市建設資金投入,省級財政通過現有渠道統籌安排資金予以支持,積極引導海綿城市建設。
同時,山東將積極推廣PPP模式,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的投融資體制機制,并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中長期信貸,或通過購買服務協議預期收益等提供擔保貸款業務,鼓勵各類投資主體發行債券等用于海綿城市建設。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資金鏈緊張 東方園林多處PPP項目建設停滯
在資金鏈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東方園林的PPP項目進展如何?【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