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災后重建全國關心國際矚目
日期:2008-08-1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朱劍紅 我要評論()
——有關方面負責人談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總體規劃 問:《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公開征求意見稿)》日前向國內外公開征求意見,請問規劃是怎樣編制的?為什么要面向國內外公開征求意見? 答:汶川地震發生后不久,國務院就專門成立了災后重建規劃組。規劃組成立以來,數十次深入災區開展實地調研,傾聽災區群眾的心聲,了解地方政府的想法,聽取各界專家的建議。在有關網站開辟了災后重建建言獻策專欄,聽取社會公眾意見。還通過組織國際研討會等方式,了解和借鑒國外災后重建經驗。在組織數百位專家完成了災害范圍、災害損失、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估的基礎之上,規劃組充分吸收了四川、甘肅、陜西三省的總體規劃,以及各有關部門與受災地區政府共同編制的城鎮體系、農村建設、城鄉住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市場服務體系、防災減災、生態修復、土地利用等十個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反復研究討論,形成了現在的公開征求意見稿。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是一項十分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全國人民關心,國際社會矚目。災后恢復重建規劃作為開展恢復重建的重要依據,必須符合災區的實際,必須符合災區群眾的需要,切實體現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科學重建的指導思想。為此,公開征求國內外各界人士,特別是災區廣大干部群眾的意見,以便進一步完善。 問:汶川地震波及范圍很廣,為什么列入規劃的只有51個縣(市、區),對其他災區的恢復重建是如何考慮的? 答:這次地震災害影響范圍涉及237個縣(市、區),經現場調查、科學評估、充分論證,綜合災害評估結果認定51個縣(市、區)為極重災區和重災區。這些地區受災集中、損失巨大,恢復重建的任務繁重,需要集中力量重點進行恢復重建。其他災區的恢復重建,將由災區省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并組織實施,國家將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扶貧開發等措施給予支持。一些政策措施,如國家對災區居民倒毀住房的政府補貼,不限于規劃范圍。 問:為什么要進行重建分區?生態重建區能否進行恢復重建? 答:為切實體現尊重自然、科學重建的要求,中國科學院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規劃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作了全面詳細的評價。適宜重建、適度重建和生態重建的分區,就是根據這一評價提出的。其中,生態重建區主要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很低,災害風險很大,生態功能重要,建設用地嚴重匱乏,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代價極大的區域,不適宜較大規模集聚人口。所以,生態重建區不是不進行恢復重建,也不是居住在其間的人口都必須外遷,在恢復和保護生態功能,合理避讓災害風險和采取有效防護工程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就地重建一些村莊、住房以及相應的生活生產設施。 問:關于縣城的恢復重建問題,是如何考慮的? 答: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規劃將51個縣城(城區)分為重點擴大規模重建、適度擴大規模重建、原地調整功能重建、原地縮減規模重建和異地新建五種類型。其中,受到極重破壞、無法就地恢復重建的個別縣城需要異地新建。但是,異地新建縣城的選址是百年大計,必須十分慎重,必須綜合考慮當地地質地理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和民眾意愿等各方面因素。目前當地政府正在會同有關方面集中力量加緊研究論證,聽取意見,一旦確定將納入規劃。 問:根據公開征求意見稿,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約1萬億元,請問這是怎樣計算出來的?這么多的資金將如何籌集? 答:恢復重建資金總需求是根據規劃確定的目標和包括城鄉住房、城鎮建設、農村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產業重建、防災減災、生態環境、精神家園等方面恢復重建任務測算出來的。這1萬億元將通過多種渠道籌集。中央財政資金只占其中一部分,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大部分要充分發揮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包括地方財政、對口支援、社會募集、資本市場融資、國內銀行貸款、國際組織貸款、城鄉居民自有和自籌資金、企業自有和自籌資金、創新融資以及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為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