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國家園林城市系列之:戈壁綠洲——美麗的克拉瑪依
日期:2008-11-10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克拉瑪依是新中國成立后發現并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當年一曲《克拉瑪依之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克拉瑪依被喻為鑲嵌在祖國大西北的一塊黑色寶石。 克拉瑪依于1958年建市,地處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轄區總面積9500多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45.95平方公里,下轄克拉瑪依、獨山子、白堿灘、烏爾禾四個區,城市人口36萬余人。 克拉瑪依素以風大、高溫、干旱、植被稀少的惡劣自然環境而著稱。由于水資源嚴重缺乏,日溫差極大,在連鳥兒也不飛的不毛之地開展城市園林綠化,難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克拉瑪依市委、市政府領導決心變戈壁為綠洲,理念創新,突出重點,引水造綠。為了節約用水,他們采用了先進的滴灌技術,史無前例地變戈壁為綠洲,在茫茫戈壁灘上奏響了綠色暢想曲。截至2007年底,克拉瑪依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906.06公頃,綠地率達38.64%%,綠化覆蓋率達42.84%%,人均公共綠地達到了11.36平方米,一座綠色的現代化石油新城正以充滿活力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自治區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2008年2月,克拉瑪依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組織領導堅強有力 克拉瑪依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作為造福當代、惠及子孫后代的重要工作來抓。為徹底改變惡劣的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條件,他們專門作出了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決定,決心通過引水灌溉綠化,讓戈壁變綠洲。他們投資52億元,于2000年建成了引水工程,每年輸水4億立方米。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提出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奮斗目標,多次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動員大會,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創園領導小組,制訂了創園實施方案,簽訂了創園工作責任書,分解落實了各項創園任務。 2004年~2006年,政府共投入園林綠化資金3億元,先后出臺了《克拉瑪依市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克拉瑪依市建設工程綠化配套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強化了克拉瑪依市園林綠化管理局職能,充實了行業管理力量,嚴格保護綠化成果。規劃管理嚴格有效 該市組織修編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規劃經市政府批準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并按照綠線管制制度嚴格實施。他們建成了以大環境綠化為主線,以道路綠化為骨架,以公園、小游園、居民區、單位庭院綠化為重點,點、線、面、片相結合,喬、灌、花、草巧搭配,綠量充分、布局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 編制和實施了《克拉瑪依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市區常用園林植物以鄉土物種為主,園林植物物種已增加到98種。景觀保護特色鮮明克拉瑪依市全面加強了以艾里克湖為重點的自然風貌、人文景觀的保護,使多年干枯的艾里克湖又恢復了生機,白楊河流域的生態植被基本得到恢復。為了突出油城文化和民族特色,建設了克拉瑪依河兩岸帶狀公園、文化一條街等一系列具有石油文化、民族特色的景觀綠化工程。綠化建設全面推進 克拉瑪依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近三年時間,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326.67公頃,各項指標逐年增長。 1.道路綠化: 建成了以鴻雁路、延安路等為代表的林蔭路系統,主干道綠化帶面積占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5%%以上,形成了“一路一景、一街一樹”的城市道路風貌。 2.居住區綠地: 綠化水平顯著提高,舊居住小區綠地率達29%%以上,新建小區綠地率達32%%以上,園林式小區占總數的77.9%%。全市所有舊居住小區全部進行了綠化改造。南林小區綠地率達47%%以上,被評為“全國優秀物業管理示范小區”?死斠朗芯幼^綠化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受到原建設部、自治區及其他城市的一致肯定。 3.單位綠地:各單位普遍重視庭院綠化,涌現出物資供應總公司、供電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等園林式單位150個,占擁有綠地單位的60%%。城市主干道91%%沿街單位實現了拆墻透綠。 4.防護綠地: 建成了以西北生態防護林、阿依庫勒水庫景區生態防護林、獨山子區城北生態防護林、白堿灘區城北生態防護林為骨架的城市生態防護系統,總規模達2萬多畝。植樹造林和認種認養成效顯著。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