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國家林業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災后生態修復指導文件
日期:2008-11-21 來源:世華財訊 作者: 我要評論()
國家林業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專項規劃,作為災后生態修復的指導性文件,該規劃提出了林業生態恢復重建內容與主要任務。 國家林業局11月17日消息,從國家林業局發展計劃與資金管理司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環保部、農業部、水利部日前聯合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兑巹潯酚蓢伊謽I局牽頭,聯合環保部、農業部、水利部匯總編制,是國家針對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10個專項規劃之一,范圍包括四川、甘肅、陜西3省極重災區和重災區的51個縣(市、區)。 《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以自然修復為主,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全面恢復林草植被,保護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逐步恢復重要生態環境功能,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驹瓌t是:統籌規劃、科學重建;因地制宜、分步實施;調整結構、優化功能;深化改革、創新體制。 《規劃》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恢復災區森林植被和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重建受損的自然保護區,林木種苗生產和牧草種子基地生產能力恢復到災前水平,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森林、草地等生態功能初步恢復,恢復重建災區受損的生態保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使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得到恢復。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重建結構穩定、效益顯著、質量優良的森林、草地、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達到生態功能逐步修復、生態環境改善的目標。 作為災后生態修復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提出了林業生態恢復重建內容與主要任務。 一是生態系統修復。規劃恢復受損森林面積48.55萬公頃,同時對受損12.47萬公頃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造林地納入現有渠道進行補植補造。 二是林業生產保護能力恢復重建。重建種子園、母樹林、采穗圃、種質資源收集區和試驗林、示范林等種苗生產基地1.26萬公頃,重建育苗溫室、大棚28.1萬平方米。 三是大熊貓棲息地及自然保護區恢復。恢復重建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重點做好臥龍、白水江等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恢復重建,恢復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通過栽植竹、云杉和冷杉,建立走廊帶,恢復災后以大熊貓為主的棲息地12萬公頃,恢復重建人工圈養動物的圈舍3.03萬平方米;重點恢復災區49個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業務用房、道路和水電通訊等公共設施,提高保護區保護管理能力,恢復重建管護、宣教、監測等用房16.4萬平方米,恢復道路0.25萬公里,水電通訊線路共0.16萬公里,動物圈舍1.42萬平方米。 四是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重建防火瞭望塔(臺)350座,維修改造防火物資儲備庫2.7萬平方米,重建撲救專業隊營房1.8萬平方米,恢復重建防火通信基站、中繼臺152處,補充更新森林火險預測預報設備等;補充更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野外監測等設施設備;除自然保護區外,恢復重建災區林業基層單位災毀業務用房228.72萬平方米(含苗圃用房15萬平方米),恢復重建林區道路0.58萬公里,水電通訊線路0.74萬公里,以及相關設施設備;恢復重建林業基層單位未納入城鎮住房規劃的職工受損個人住房287萬平方米。 據介紹,《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專項規劃》生態修復資金主要通過政府投入、社會募集、國外優惠緊急貸款和市場運作等方式籌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