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改革開放30年 遷安:建山水園林城市 造福群眾
日期:2008-12-23 來源:河北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創新:建設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和保障機制 好的思路要靠好的體制和機制保障,在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的同時,遷安市始終不放松體制機制建設,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市發改、工促、環保、統計等部門為成員的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了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出臺了《關于治污減排安全整頓責任追究的若干規定》、《遷安市節能減排考評細則》,將節能減排完成情況作為部門、鎮鄉和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出臺了《遷安市關于加強工業節能工作的實施方案》、《遷安市工業節能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遷安市工業節能項目考核辦法》,對重點耗能企業嚴格考核。把節能減排工作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盤子,制定了《遷安市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節能減排安全生產整頓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和《遷安市重點監控小企業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對目標進行了分解和細化,落實到了企業、鎮鄉和市直有關部門。 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協調機制,實行節能減排項目情況月報制度,每月1—5日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送情況,定期召開節能減排調度會議,研究部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有力地促進了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夯實節能減排基礎,落實監察機構設備購置、執法經費資金。今年前三季度,遷安市共安排監察機構設備購置及執法經費303萬元,確保了節能減排監察工作的開展。 進一步完善能源統計制度。根據上級要求,明確了專職能源統計人員,建立了能源統計季報、重點企業用能公報和能源統計公報制度,并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加強節能減排宣傳培訓工作,制作了節能減排系列宣傳專題片,精心組織節能減排月活動,組織節能減排重點企業進行各種法規培訓。 攻堅:重拳出擊 注重實效 一年來,遷安市把節能減排作為推進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關鍵內容,持續開展安全整頓治污減排百日攻堅聯合行動、節能減排安全生產攻堅行動、安全生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節能減排集中行動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在轉變發展方式、加速資源型城市轉型上成績斐然。 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截至目前,遷安市鋼鐵行業已全部淘汰了200立方米以下高爐22座,主動淘汰了25噸轉爐2座、450毫米軋鋼生產線1條,累計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68萬噸、煉鋼能力65萬噸、軋材能力30萬噸,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0多萬噸。同時,全部淘汰了直徑為2.2米以下水泥磨機、土法燒制石灰窯和全部箱式熱燒結機7臺。 嚴把審批準入關。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遷安市出臺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核工作方案》。自方案實施以來,遷安市共審批、核準、備案各類項目92項,計劃總投資48.3億元。在項目審批過程中,始終對“雙高”項目嚴格控制,一律不予審批,切實杜絕了“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產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從源頭上把住了關口。 大力實施節能減排項目,在工程建設中推進節能減排。一是不斷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扶持引導力度。為推動節能減排工作,遷安市專門設立了節能減排基金,制定出臺了《遷安市工業節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專項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減排項目和對重點企業節能減排進行獎勵。今年,遷安市安排此項資金1000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計劃的0.49%。 狠抓重點節能項目建設。今年以來,遷安市累計投資4.28億元,完成了燕山鋼鐵公司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TRT)項目、榮信工貿公司富氧噴煤項目等12個省重點節能改造項目。項目運營達效后,每年可節約標煤31.44萬噸。 積極實施減排重點工程。投資1.3億元實施了宏奧公司拆除焦爐等10個SO2減排重點工程、唐山市燕山淀粉公司廢水治理等15個COD減排重點工程、唐山寶利源公司建設二合一除塵地面站等7個煙粉塵減排工程,年可減排SO22736.7噸、COD2023.6噸、煙粉塵3136.7噸。 加強重點企業監管,在強化管理中促進節能減排。積極推進耗能重點企業的監管,督導首鋼遷鋼、燕山鋼鐵等15家企業完成了能源審計報告和節能規劃,組織重點耗能企業開展與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活動。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督管理,對72家重點企業明確環境監管員,要求企業建立重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動態管理檔案;對遷安恒暉熱電有限公司等33家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其中18家國控、省控重點企業已全部安裝到位。污水處理廠已投資80.6萬元,安裝進、出口COD在線監測、流量計和氨氮在線監測儀,年底前可正式聯動運行,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 同時,遷安市認真開展節能減排執法檢查,不斷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頻次。加強排污企業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現場監督檢查,每月至少一次;對治理設施不能滿足穩定達標排放要求的,依法下達限期治理,屢督不治的,予以關停。 固本:打牢持續節能減排根基 大力開展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治理整頓。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關閉取締了253家無證開采礦點;科學制定了《鐵礦礦產資源整合規劃方案》,并報經省政府批準,將39個設置不合理的采礦權整合設置為14個采礦權人,促進了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和向優勢企業的集中配置。 深入實施“百礦披綠”工程。按照“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2008年遷安市又全面啟動了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建立了礦山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年內117家重點礦山企業治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到2010年全市所有礦山企業將全部完成恢復治理任務。 深入推進鋼鐵企業整合。抓住唐山市組建民營鋼鐵企業集團的機遇,積極推進民營企業參與整合。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鐵礦石供應、統一資本市場、統一投融資平臺、統一研發中心的要求,組建以燕山鋼鐵公司為龍頭的地方鋼鐵企業集團,全力打造全省首家民營鋼鐵企業“航母”,努力形成全市國有鋼鐵企業與民營鋼鐵企業“比翼齊飛、競相發展”的格局。 培育新興產業。加速壯大傳統產業,按照擴規模、上檔次、創名牌、集團化的思路,鼓勵水泥建材、地毯服裝、造紙包裝、醫藥食品、電線電纜、電力能源、化工等骨干企業實施技改項目,提高產品附加值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扶持新興產業盡快形成規模。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建設了14平方公里的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道路工程全部完工,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完善,目前投資15億元的首鋼裝備制造產業園、與河北工業大學聯合建設“國家大學科技產業園”遷安分園等一批項目已進駐園區。實施了國家高技術產業示范工程、唐山威豪鎂粉3000噸霧化鎂粉項目、富昌消失模鑄造、海鉞高耐磨鑄造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能源消耗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按照“科學發展、重點突出、全面開放、優勢互補”的原則,強化“依托主導產業、服務主導產業”的理念,大力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消費性服務業,重點發展以鋼鐵物流為主的現代物流產業,加快發展商務服務、旅游、商貿服務、餐飲等服務業。 遷安: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 亮 點 2003年起,遷安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并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 2004,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農民“零賦稅”,僅此一項,每年可減輕農民負擔2780萬元,遷安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零賦稅”。 2004年,遷安在河北省率先啟動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 2004年,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醫療保障全覆蓋。 2007年,市財政撥款1.1億元,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養老保險全覆蓋。 2006年,在全省率先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并全部免除學雜費和課本費。 2008年,在全省率先實行12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民造福。沒有民生改善,沒有人民幸福,發展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執政為民就是一句空話。我們的奮斗目標就是把遷安建成科學發展示范市和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 ——— 中共遷安市委書記范紹慧 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和衛生事業投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文化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快和諧遷安建設步伐,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 遷安市人民政府市長郭競坤 改革開放初期,遷安曾經是河北省有名的貧困縣,198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只有7.6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百元。而30年后的今天,遷安已經發展成為河北首強,位列全國“雙百”縣(市)。 進入“十一五”特別是2007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遷安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重新審視遷安、冷靜思考現狀、積極謀劃未來,圍繞把遷安建成科學發展示范市和人民群眾幸福家園的總目標,堅持開放創新、富民強市,突出抓好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打造主導產業鏈條、促進生產力布局向沿海推進、推進特色中等城市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關注和改善民生六項戰略重點,使遷安由傳統發展進入了科學發展的嶄新階段。預計到年底,全市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0億元以上,全部財政收入突破7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500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00元以上!鞍l展為了什么?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民造福。”遷安市委書記范紹慧說。從免除農業稅及附加,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從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到實行12年免費教育,近年來,遷安市圍繞建設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堅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和諧社會的幸福生活。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