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城市森林”違背科學——風景園林專家座談會觀點要則回放
2005年12月24日,風景園林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30位著名風景園林專家就日前被某些單位“炒作”的“森林城市”、“城市森林”、“城市林業”等問題進行了理論探討,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專家們普遍認為:“城市森林、城市林業、森林城市的概念和提法是違背科學的!北緢筇貙⑵渲13位專家的主要觀點輯錄于此,以饗讀者。——編者 陳俊愉:今天參加這個會,很高興。這些年,風景園林事業蓬勃發展,變化很大,建設部和風景園林學會做了很多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但有些還是不夠,許多問題要抓緊,互相溝通要及時。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 中國的體制是官本位,因此建設部要與學術界多聯系,協作很重要。對于現在出現的“城市森林”問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提醒大家,我們要行動,要宣傳,要寫文章發表,宣傳城市園林綠化事業。我們中國是世界園林之母,應當重振雄風。 ![]() 羅哲文:今天能夠參加這個會議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參加了許多次風景園林方面的會議,總的感覺就是:我們在風景園林方面取得的成績非常多,這很好,但問題也不少。風景園林,特別是園林,是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應當把這個園林事業保護好,發揚光大。 風景園林建設的綜合性很強,幾乎所有建筑類型都能從園林中體現出來。我建議建設部城建司要多做工作,多出些書,以利于宣傳我們的園林事業。 ![]() 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教授 羅哲文 鄭孝燮:有些人把林業的加工、經營、管理基地叫做“森林城市”,這完全是兩個定義,二者之間根本無法等同。 一個城市的園林綠化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系統中的各個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而森林只有可能存在于城市的郊區,起到防止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凡是通過完整統一的系統規劃過的城市,它的城區內是不可能存在森林的,它只可能擁有一套完整屬于自己的園林綠地系統。 ![]() 孫筱祥:地球分為大自然和人類兩個部分,而對大自然破壞最大的就是戰爭和城市建設,F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城市建設對大自然的破壞,開始了治理,而這項工作需要政府的行政機構來統一管理,這個機構就是建設部城建司。 在《全英大百科全書》中森林的定義為:一個在5000~8000公頃寬的區域內能夠自給自足的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城市中不可能存在森林,存在一個生態系統。如果城市里能夠建森林,那么,沒有一個地方不能夠建森林了。 ![]() 甘偉林:現如今,全國的風景園林事業正在生機勃勃的飛速發展,而且其發展的前景非常光明,但我們要清醒地看清形勢。不要被表面成績所蒙蔽,就必然會發現在光明前景的背后存在許多問題。 如果出現了似是而非的概念,產生一些項目的歸屬性問題,那么就會給園林綠化事業發展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如現在的“森林城市”、“城市林業”等概念,它們根本經不起科學的推敲,這就需要廣大專家學者能夠站出來駁斥這種或那種概念。同時,行政主管部門更應該堅決、強硬,更加明確整個行業的總體走向和行政機關的基本職能。如風景園林資源的歸屬問題,是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系統的關鍵問題,是屬于我國的公共事業,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是關系到國家資源的保護和整個城市環境治理的關鍵性問題。這是絕對不能混淆。按照國務院有關部委規定,建設部理所當然地承擔起這份職責。
![]()
在林業的建設中,一般都是采用人工造林,可目前,有科學研究表明人工造林并不都符合生態要求,也存在破壞大自然的現象,F在的首要問題是應該搞好用于水土保持、防止沙塵暴、防止沙漠化等事業的植樹造林工作,而不是把森林搬進城市。在城市里造林,那樣不僅無法發揮森林的作用,反而會嚴重地破壞城市綠化系統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 ![]() 包滿珠:園林和森林,哪個是城市中的主體,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在城市中,主體包括建筑、道路、園林和人群。城市園林綠化系統不等同于城市森林。一般城市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在人口密度這么大的城市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森林。 我國城市建設發展迅速,針對森林發揮作用的地方,主要應該集中在城市的郊區。在城市的城區中,只能存在園林。園林在城區中不僅僅起到綠化的作用,還含有非常深的文化內涵。森林相對于園林來說,過于簡單。園林系統建設是需要建筑、規劃、花卉、林業等多專業共同結合完成的。 關于城市的生物多樣性的構建問題,相比之下,園林工作者對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考慮和體現會明顯好于從事林業工作的人員。總的來說,城市中所存在的樹木,不管多少,都應該是屬于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一部分,而且目前在城市郊區所出現的林地,大部分還是用于改善環境的作用,只有少量作為人為制造的植物景觀來使用。 城市中的園林建設與城市造林工程完全是兩個定義,不論是從理論依據還是從技術手法上說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與分歧。在造林時,主要講究對環境的改善效率,而園林建設則要考慮在不影響城市整體系統規劃的基礎上從美學角度出發,更好地實現“天人合一”理念,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 一旦提到“林業”,那么,其中就必然包含經營在里面,而近期,在個別媒體上頻繁出現的“城市林業”也就沒有任何的道理可言。難道城市中,發展經濟還不夠,還要生產出木材嗎? 張國強: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必然會出現多種行政權力“交叉”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各個行政管理部門都在強調自己的系統和權力,以發揮自己的最大職能,從而引發行政權力“交叉”的現象。 在社會中,城市建設過程中遇到多邊的行政權力沖擊的情況還是經常出現的,從學科上講,如:風景園林建設與社會三大學科有緊密的關系,自然科學是基礎、人文科學是導向、工程技術是手段。在中等學科上也存在三個職能“交叉點”:建筑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三個學科。這三個學科的交叉現象是在城市園林建設中普遍存在,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產業上講,也同樣存在“交叉”。 從行政角度上講,“交叉”的現象更為明顯,條框的交叉非常復雜。如前一段時期出現的花園工廠的現象,歸根到底是由于個別房產商的原因,以建花園工廠的名義,大量圈地,致使大量的土地流失。某單位馬上推出條例,規定工廠中的綠地面積不能超過總面積的30%。這條規定就與建設部的有關規定正好相反,原有的文件中規定工廠中的綠地面積不得少于30%。這就產生了“交叉”。建設與交通、水利等方面經常出現“交叉”現象。 要想系統解決好這些“交叉”問題,就需要能夠很好把握各個方面的關系和發揮系統綜合統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好這種“交叉”問題。
![]() 王浩:在《辭海》中對“森林”的定義是:“覆蓋大面積土地,并以喬木為主體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喬木,即與共同作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氣候等的總體。不僅提供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副產品,還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護農田、衛生保健、有利國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庫!倍董h境科學大辭典》中對“園林”的解釋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路園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環境場所。園林不僅作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有益于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薄吧殖鞘小笔窍朐诔鞘兄卸喾N喬木,加大綠化面積,營建豐富完備的綠地系統,使城市具有像自然森林所具有的良好而穩定的生態系統。然而,我國大多數城市目前正在實行的園林綠化系統也正在發揮著這種效能,而且,比“森林城市”更具人文性。所以,城市郊區所存在的森林充其量即園林中的不具文化景觀小面積植物綠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園林是城市綠地的總稱;森林主要是為了在取得木材及其林產品生產的同時,起到城市周邊區域性環境的保護和改善作用,而城市綠地并不具有生產功能,所以森林并不屬于城市。森林城市是園林中對不具藝術文化特征的植物綠化的形象性描述。
![]() 早在1998年,某市就曾提出搞“森林城市”,當被問及“為什么不搞園林城市”時,市領導說,“不敢提那么高的目標,因為自身的水平太低,除了林地多,其他的基礎設施、技術支持都不夠”。由此可見,城市園林要比造林復雜得多。園林建設是人類和自然高度協調、融合的產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如果把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單純地理解為建設“森林城市”的話,那么肯定無法達到人與自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實現真正的“天人合一”的目標的,而且到那時,還會產生多種多樣的問題。如景觀單調、城市色調不夠等問題。同時由于大量城市用地被森林所占用,土地必然會相應地減少,諸如:住宅、建設、經濟等方面的用地,這就會給城市的發展帶來相當多的負面影響。 而園林除了能夠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以外,還能表現出設計者藝術構思,體現較深的人文思想,并能夠擁有很深的文化內涵。 林源祥:“森林城市”這個概念是站不住腳的。森林,是林木的總和,是聚集生長的林木組成的群落,具有相當大的空間,并能夠影響周圍地區的環境。林木的特征就是高大,通直,樹冠小。如果把這樣的森林搬到城市中來,那么這個城市的城市建設必定會一團糟。 森林分為幾個林種:運采林、防護林、經濟林和特殊林種,沒有藝術性。而城市園林和歷史、文化、藝術、人性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總的來說,園林是一個復合、復雜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自然系統等,而森林則是一個單一、簡單的生態系統。所以,“森林城市”這個概念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 王磐巖:城市園林綠地系統,除了能夠為城市的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外,還能夠體現這座城市自身所擁有的、傳承的歷史、文化底蘊;能更好地表現出設計工作者的設計思想、意圖和自身價值。同時,還能夠賦予這座城市一種新的社會意義,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新的景觀、坐標,甚至成為這座城市的參照物,成為這座城市的旅游事業的助推器,為城市的經濟建設發展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 任春秀:現如今,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正在飛速發展,園林城市建設越來越深入人心,這是因為城市的綠色,是為了老百姓,所以市民和市政府都很關注。可是,就是在這么好的形勢下,卻出現了“森林城市”這一類新名詞!吧殖鞘小钡奶岱ú环峡茖W發展觀。從城市的規劃的角度來說,在一個城市里能有多少土地可以建成森林?城市的土地能否滿足“森林城市”所要求的綠地覆蓋面積?答案是不能。一個城市當然需要綠色環境、需要林帶、需要許多許多的園林植物,但也有自己的用地結構。一個城市需要居住用地,需要交通用地,需要工業發展用地,還有多少用地用來建“森林”。從這一點上來說,要建森林城市就根本不可能。一個城市的建設,需要有科學的發展觀,要全面的發展。一個城市的60%~70%的土地都用來植樹,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首要的就是大力地、積極地宣傳正確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這個規劃必須最適應城市發展,可使城市最大限度地可持續發展。在系統中,包括許多品種,它們的性質、作用都不盡相同。在當前的形勢下,要堅定信心,積極地疏導,努力地工作。
![]()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