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學術會議動態|園林新聞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走向設計之都的建筑與城市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所在,年輕的建筑設計師是深圳建筑設計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如何鼓勵、培養年輕建筑師,與會者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作為行業協會的會長,孟建民透露,深圳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正準備評審出一批在深圳有影響的青年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這不僅是向社會、公眾推廣建筑設計行業的影響,也將對青年建筑設計師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 劉衍介紹,荷蘭、法國這樣的國家每年都會有培養青年設計師的計劃,而且會直接給青年設計師提供一些機會。 如何給青年設計師提供機會?朱榮遠告訴記者:“由于受資質的限制,今天的青年設計師能干的事就是給大的設計機構、設計大師們做做畫圖、打打雜之類的工作,這些工作實際上體現不出他們獨立的創造性。政府完全可以把一些小的項目,比如說小到一個公共廁所、一個小型的街心花園之類的設計交給青年設計師們去做,讓他們之間去競爭,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在這些機會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張之楊對此表示了高度的贊同:“設計本身就是對過去已有的東西的否定,沒有工程經驗的青年設計師完全可以把他們的創意創造出來,而由有經驗的機構在工程上予以實現。所有的大師都是從青年設計師慢慢成長起來的。” “申都”成功是深圳設計界的驕傲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獲得“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這一來之不易的稱號,無疑是對深圳這個城市、深圳的設計和創意的高度肯定。作為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和建筑設計的地位舉足輕重。 市規劃局局長王凡坦言,深圳城市和建筑設計界有理由為獲得這樣的稱號而驕傲。市規劃局副局長許重光則認為,稱號的獲得不僅是對過去成就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為深圳設計今后的發展打通了一條更寬闊發展通道、搭建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 作為在深圳本土成長起來的建筑大師、深圳市都市實踐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劉曉都一番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深圳建筑設計界人士的普遍心聲:“評上‘設計之都’,相信絕對是件好事。市民們至少會對設計給予更大的關注;政府也會更為重視;外部發展環境的改善,至少會給建筑設計質量的提升起到‘開道’的作用。” 中國勘察設計大師、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建筑設計總院院長孟建民表示:“作為一名建筑師,‘申都’成功,我要非常感謝政府各級部門、深圳全體設計界在近三十年中所做出的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深圳的全體建筑設計界都會體會到‘申都’成功對于促進深圳建筑設計發展的巨大影響。” 國際著名策展人,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藝術總監侯瀚如則認為,這一事件甚至將對整個城市的文化和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設計不僅僅是人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設計’。打個比方,人們在堵車坐在車里會干什么?能干什么?這就是一個關系到‘設計’的有趣話題。‘申都’成功之后,應該會有更多的‘設計師’們在更廣泛的領域里進行探索。” 從1984年就開始在深圳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朱榮遠則認為,深圳獲得“設計之都”這一稱號是實至名歸之事。“設計的發展離不開城市活力和思想的活躍。這一稱號的獲得,不僅是對深圳‘設計’本身的肯定,它更是對深圳這個充滿創意活力、思想開放的城市的肯定。中國當前最著名的中青年建筑師,幾乎100%都曾在深圳‘磨過刀’,這就充分反映了深圳是中國最為開放、最具特色的創意之都”。 作為一個在從事景觀園林設計事業二十余年的設計師,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筑規劃設計院院長何昉坦言:“聽到‘申都’成功這個消息,我第一感覺是非常光榮和自豪,這個榮譽本身就對對我們這些人過去工作的肯定。” 以原創塑造“深圳流派” 受媒體之約,孟建民最近撰寫了一篇回顧性的文章,從中國建筑設計行業近三十年的發展史的角度,闡釋了“原創”的價值所在。 孟建民認為,三十年來,中國的建筑設計行業經歷了從“受教育”到“仿學”再發展到“原創”的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十年基本上是受教育階段,就是我們這批1977年、1978年剛進院校的時候,什么都不懂,老師的知識也很有限。那時候就是學習和打基礎,對國外的大師崇拜得五體投地。”第二個階段就是“仿學”。“這個階段基本上就是完全仿照外國的東西,那時候都號稱是‘雜志建筑師’。因為時間很短,都是抄雜志,所謂水平高低就是你會不會抄。”第三個階段就是進入了目前的“原創階段”。“過去做住宅設計,完全是抄外面的東西,今天抄‘后現代風格’、明天抄‘地中海風格’。而現在,就產生了像‘萬科第五園’這樣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符號的東西。盡管這只是一個開端,還比較稚嫩,但這是我們自己的東西。” 孟建民的話題引起了共鳴。朱榮遠表示,“設計和創意要講自己的文化自覺、文化底線,一定要堅持自己的‘魂魄’。” 在分析景觀和風景園林的原創時,何昉介紹說,景觀和風景園林全世界共有三大原創流派——以中國為首的東方流派;以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為首的西方流派;伊斯蘭流派。以中國為首的東方流派中,蘇州園林是“最高代表”。“一個‘蘇州園林’就代表了整個中國,這得益于蘇州所具備的三個獨特條件:一是江南富有的物質條件,二是人才聚集,三是水鄉景觀給了古代大師們充分的靈感。我認為,今天深圳的景觀和風景園林設計這三個條件都具備,今天的深圳就是蘇州的過去,是創造新景觀、新園林最優秀的土壤。我們期盼著深圳能慢慢‘原創’出‘深派園林’或者‘深圳園林’。我也想以這個機會呼吁實現這個偉大目標。” 考察過印度、埃及、墨西哥這些跟深圳氣候類似的國家的城市建筑風格的朱建平則認為:“這些地方的城市建筑都有基于他們本土風貌的設計,特別有特色,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他們自己的’。深圳的城市建筑設計也應該如此,用原創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