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亮相
6個方案各有看點
1號方案
總體構思:將豐湖書院建設為觀光游覽和休閑游憩的綜合游覽區,以書院遺址、文化紀念為主要特征,突出“秀美”的自然景觀特色。規劃結構為一心、兩調、三景、四區、五組。一心是指中心廣場;兩調是指整個豐湖書院景區集歷史文化和山水園林兩種表現格調;三景是指景區規劃為三大景群,各有鮮明的特征;四區是指四個游覽區,分別是紫荊廣場區、豐湖書院區和博覽館區、泌院區、半島鳥林區;五組是指本景區內的主要建筑與景觀小品有五組,分別是豐湖書院、博覽館、紫荊廣場、泌院和水鄉食坊。
2號方案
總體構思:以豐湖書院為主線,營造以宋代風格為主的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群,集文化、休閑、旅游、園林等于一體,打造西湖核心人文生態景觀。以陳公堤和黃塘村入口為一個半島規劃中軸線,將整個半島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南部區域規劃為泌園,北部區域規劃為豐湖書院和歷史文化廣場。
3號方案
總體構思:集文化、休閑、旅游、園林于一體的西湖核心人文生態景觀。傳承千百年蘊含于“書院”當中的人文精神,恢復“文膽”的實質性內涵。湖印三園———追溯城市歷史,恢復豐湖書院、黃塘晚鐘及泌園歷史文化印象;并依此分為書院文化地塊、宗教文化地塊和休閑娛樂地塊。
4號方案
總體構思:擬恢復豐湖書院的歷史外貌,營造古樸、儒雅的書院環境,成為惠州人文展示和文化交流重要的載體。根據歷史考證,安排場地的空間結構,形成“一點兩片”的規劃結構,布置三大景觀功能區,分別是:書院區、泌園和西湖博覽苑。
5號方案
總體構思:復原豐湖書院的舊貌,重現西湖歷史傳統文化風貌;再生葉氏泌園、聚賢堂,以嶺南園林藝術鍛造西湖新景觀。采用“南泌園北書院中綠谷”的三分格局:陳公堤和指狀半島所圍合的凹形對應的用地范圍為中部,以此往北為書院部分,往南為泌園部分。
6號方案
總體構思:豐湖書院定位為人文生態風景區,因此設計所要追求的一個重點就是文化與自然的融合。根據南宋建筑特色,保持漢族固有建筑傳統,但無大規模建設,木構建筑有較強的地方特色,體現豐湖書院的歷史。整個豐湖書院規劃以書院文化為核心,主入口至書院主體建筑區域,它是書院的核心分布區;兩端為黃塘古寺、葉氏泌園和旅游休閑觀賞區,以及遠期的商業休閑區、創意文化與旅游休閑購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