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行業動態—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kstxi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成都“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理論研討會召開
日前,成都社科界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理論研討會在蓉召開。與會專家圍繞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進行了交流、探討。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田園城市的內涵及特點,介紹了國際上田園城市建設的經驗,分析了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面臨的難得歷史機遇和有利條件等,并對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路徑、方式和措施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我所理解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 四川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王庭科 現代化的田園城市,不僅需要社會和諧、生態優美、文化多樣,而且需要經濟繁榮,需要有智能化技術設施支撐的現代網絡體系。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既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也符合成都發展的實際,具有鮮明的成都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許多舉世震驚的“奇跡”,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也比較大。為迎來新一輪又好又快的大發展大繁榮,這就需要吸納新的發展理念,提出新的發展目標,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把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更成熟的水平。進入新世紀之后,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顯然,今后的發展不再是追求單一的GDP增長。今后的發展不僅是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包括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不僅是人民物質生活的進一步豐富,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進一步充實;不僅是城市的進一步繁榮,也包括廣大農村走上富裕之路;不僅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包括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成都要建設的田園城市,空間上的定位是世界的,時間上的定位是現代化的。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走的是全球化道路,提升國際競爭力,在全球范圍內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最終推動城市進入世界城市的高端行列。在現代化、信息化的條件下,田園城市不是小國寡民的世外桃源,所以成都市委提出必須以強大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必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高端產業。作為現代化的田園城市,不僅需要社會和諧、生態優美、文化多樣,而且需要經濟繁榮,需要有智能化技術設施支撐的現代網絡體系。更為重要的是,生活在現代化田園城市的成都人,在思想觀念上是勇于創新而不是因循守舊。總之,全面理解“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豐富內涵,必須緊緊把握三個關鍵詞:世界、現代、田園。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重點與難點 四川省級機關黨校副校長 吳兆華 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重點、難點是如何既打造城市這個現代產業載體,又做到無污染、空氣好、風景美;既為大眾提供許多就業機會,又不至于因為人口多而過分擁堵,城市居民、農村居民都有機會就業。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應具有三大功能 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楊繼瑞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的“田園”,我認為,至少應當具備以下幾個功能:高品質農產品的產出功能、都市體驗與都市休閑功能、都市生態與綠色環境功能。 高品質農產品的產出功能。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田園”不是“公園”,它首先必須具有產出高品質農產品的功能。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借鑒“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一些成功做法。例如法國巴黎11963平方公里的都市近郊和遠郊土地,農業用地依然占50%,林地占23%,建成區僅占25%。在農業用地中,各類農作物用地占97%,草地、果園和花卉用地占3%;在農作物用地中,谷物類農作物用地占60%,油類占11%,甜菜占7%,土豆和蔬菜類占1.4%,草料占0.4%,休閑農田占7.5%,等等。所以,巴黎人還是習慣把郊區稱之為“鄉村郊區”而不是只具有居住功能的“睡城式郊區”。 都市體驗與都市休閑功能。都市農業體驗、休閑觀光旅游是“田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部分歐美國家及亞洲一些發達國家,都市“田園”的產生起源于城市化和工業化引發的社會問題,因此,其社會功能, 主要體現在休閑和體驗。如德國的市民農園、日本的觀光農園、新加坡的農業科技園等,不僅能夠作為市民觀光旅游的重要場所,還兼具農業耕作體驗和休閑的功能,并可體現農業傳統文化及展示農業高新科技,為市民擴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間。因此,應該將田園與地上建筑物有機融合,不搞大規模的公園,也不搞“攤大餅”城市建設;要通過適度規模田園組團與適度規模地上建筑組團的科學排列組合,讓市民能經常進入田園體驗,以和諧地同享現代城市文明與現代田園文明。 都市生態與綠色環境功能。“田園”在“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不僅發揮了原有農業生產的功能,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在發展都市“田園”的過程中更加重視自然環境的改善、農業資源的節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如德國的市民農園、英國的森林城市,以及法國巴黎大區的農業,特別強調農業調節城市氣候、凈化空氣、營造自然景觀等生態功能。此外,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以及北京等大城市的都市農業在強調生產的同時,也較為注重其生態與綠色環境功能。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應是低碳城市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杜受祜 低碳是現代城市的重要表征和發展方向,低碳城市也應當是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種種跡象表明,城市傳統發展模式已經變得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明天的城市必須不同于今天城市的發展模式。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下,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當統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氣候安全型城市為目標。 低碳經濟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催生出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城市未來生態社會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日益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新品質和新形象,是現代城市的重要表征和發展方向,低碳城市也應當是中國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既能為城市轉變發展方式,形成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優化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發展新能源等以低碳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戰略性產業,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巨大的動力,同時也能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氣候安全型”城市提供經濟、技術、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應體現四大目標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旅游學院教授 謝元魯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必須在城市規劃與布局中得到體現、在友好型的生態環境中得到體現、在城市綠色型、低碳型產業中得到體現、在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風貌中得到體現。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必須在城市規劃與布局中得到體現。古代成都的規劃與布局已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未來的城市規劃布局必須體現城鄉一體、城鄉交融的田園景觀,城區與郊區在建筑水平、生活形態、服務設施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不能成為城市中心區居住高密度、環境高污染、出行高擁擠,而鄉村地區則建筑簡陋、交通不便、景觀單調、文化枯燥的城市。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必須在友好型的生態環境中得到體現。世界先進田園城市,無不是郊區森林環繞,市區綠地廣布,河流清澈,藍天白云,城市即為田園,田園即為城市。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必須在城市綠色型、低碳型產業中得到體現。第一、二產業形態是無污染和低碳型的,傳統工業比重下降,現代農業與服務業比重上升。同時城市服務業高度發展,服務業的比重應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必須在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風貌中得到體現。如住房、醫療、教育、交通、服務等,城鄉居民應該享有同等的服務。同時,田園型的生活又是富有高尚和諧文化內涵的,既有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演繹,又有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豐富的多元文化生活,也是節約型、休閑型的生活,減少浪費,減少污染。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應融合城鄉優點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李后強 四川《讀城》雜志執行總編輯 韓毅 “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不但是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國際性的區域樞紐和中心城市,是超大型、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也是符合田園城市理想、統籌城鄉發展的田園城市。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