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濟南:公益公園,何時無償奉獻給市民?
日期:2008-12-09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楊曙明 我要評論()
今年濟南市政府開門納諫,公開向市民征求《政府工作報告》意見,不少市民紛紛建議,“三大名勝免費向市民開放”。公園究竟該不該免費開放?市民對此展開熱議。 在濟南城區內,有多處公益性公園。在這些公園中,除了泉城公園幾年前實行了免費開放之外,其他公園至今大都還需要購票入內,而且門票價格也在不斷上揚。 目前,三大名勝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的門票價格均為40元。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管理辦法,取消公益性公園的收費,是利國利民利人利己的大好事,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城市形象的具體舉措。 北京市2006年免費開放的公益性公園已有123個,占注冊公園總數的73%;上海市自1994年開始分批推行免費入園以來,除極少數特殊情況的公園之外,絕大多數目前都已經免費對外開放;青島市的中山公園、植物園、魯迅公園、百花苑等近幾年陸續向社會免費開放;杭州市的西湖公園2003年就成為沒有圍墻的、名副其實的開放性公園。全國很多大中城市的公益性公園,近年來都取消了門票收費,省城濟南何時能完全、徹底地跟上時代的步伐,將所有或大多數公益性公園免費對外開放,將其真正無償地奉獻給廣大市民和中外游客? 公益性公園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政府理應把它無償地提供給市民使用,這不是什么施舍,而是政府部門應盡的職責。從理性上講,取消門票收費,是公共產品的本質回歸,以往形成的收費制度,固然有其歷史、客觀的原因,但我們不能據此把收費理解為永恒的合理性。人民公園人民建,人民入內需拿錢,公益性公園的收費與免費,歸根結底還是表現為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沖突。 收費獲得的是直接、局部的經濟利益,丟棄的是間接、全局的經濟利益,還丟棄了直接和全民的社會效益。這些道理淺顯明了,不知道我們濟南的大多數公益性公園為何至今還反其道而行之。 (作者為歷下區政協副主席)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濟南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