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規劃設計動態 ![]() |
|
無錫:規劃“轉身”引領城市轉型
日期:2008-12-09 來源:無錫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無錫開始謀劃以規劃轉型全面推動城市轉型。就在全市上下拉動內需共度時艱的特殊時刻,一部名為《轉型中的無錫》規劃編制成果提前出爐,為無錫今后3至5年的轉型發展提出全面而及時的指導。這部規劃成果也被視作無錫城市規劃理念的轉型之作,它鮮明地提出“從被動控制向主動引導轉變”、“從空間管理向公共政策制定轉變”的規劃新理念,標志著城市規劃實施手段開始告別單一行政強制,更多地走向超前引導。 轉型是無錫現階段發展的迫切要求,涉及各方、千頭萬緒。從哪里破題?從哪里深入?規劃部門力圖拿出最精確的答案,以此引領城市通過最直捷的途徑完成轉型。 規劃業內認為,這一輪轉型必須完成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跨越。按照科學發展的思想,規劃部門把今后3-5年無錫轉型的著力點鎖定在交通體系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歷史文化保護、科技創新、建筑創新和新農村建設六大領域,以此在基礎保障、發展動力、統籌全局上形成嚴密覆蓋,均衡推進。 尋找答案的過程,始終在“反思”中推進。 長期處于“被動控制”的規劃格局,已無法適應無錫城市化快速推進的現實。市規劃部門有關人士明顯感到,一個規劃經過修改完善出臺后,在實施中卻常會有“滯后”的感覺,現狀對規劃的服從很多時候是在磨合中進行。市規劃局負責人認為,要真正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必須變被動為主動,變控制為引導。 這一“反思”開始體現在《轉型中的無錫》中。據介紹,在綜合交通規劃、生態環境規劃、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科創載體規劃、建筑文化創新、新農村規劃六大子規劃里,“有序引導”成為鮮明的主題。 在基礎設施上,交通規劃突破了原來僅囿于中心城的小規劃,更多地放大到了全市域,甚至放到了蘇錫常都市圈和環太湖城市群這樣的大區域來考量,充分預留了空間,也引導了產業和人口的分布和走向;生態規劃則以“反規劃”的思想,首先在全市范圍框定大的生態格局,確定禁建和限建區,以此扼制城市無限制地粗放蔓延,超前設定增長邊界,防止未來建設和生態之間可能發生的沖突。 在產業引導上,對歷史文化“保而不用”的思想被徹底扭轉。規劃對惠山古鎮、清名橋、榮巷、小婁巷等歷史街區不僅劃定保護范圍,更劃出了與之配套的協調區,使文化遺存成為文化、旅游產業大規模復興的重要載體,實現保護和利用的完美結合。對科技創新的引導也不再局限于單一載體,規劃把太湖新城、錫東新城、太湖(國際)科技園、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國家工業設計園、藕塘職教園、空港產業園等設定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集群,從全市空間布局上為科技創新、產業轉型留下余地。 向公共政策制定逐步轉型,也是規劃部門在“反思”中提出的第二個觀點。長期以來,規劃部門盡管在空間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違規建設仍不能得到徹底遏制。規劃業內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城市體量的增大,通過制定公共政策來引導城市建設是必然趨勢。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制定出臺農村規劃導則、社區公建配套標準、中心城公共開放空間規劃,均是通過制定標準來實現城市建設的科學、合理,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