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作品交流 →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 |
|
《青島市黃島分區規劃》(征求意見稿)解讀
日期:2008-11-20 來源:青島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中心商務區效果圖 鳳凰島演藝中心 黃島區位于環膠州灣城市核心圈層,是大青島城市發展框架與主城區東西呼應且正在率先成形的重要一極。“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的實施和大青島城市框架的構筑,無疑將進一步拓展黃島區的發展空間、加強與周邊區域協作,為“建設魅力新黃島、科學發展西海岸”提供更好的機遇和平臺。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青島市黃島分區規劃》堅持統籌謀劃、環保優先、突出特色、重點突破的原則,主動對接、積極服務和全面融入“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發揮輻射帶動效應,建設“擁灣發展”的橋頭堡、當好“環灣保護”的排頭兵,在膠州灣西海岸建成與東海岸主城區相呼應、功能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區。 該規劃由黃島區政府組織修(擴)編完成,待報市城規委審議、市政府審批。目前,正廣泛征求社會意見。 構筑“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橋頭堡 本次規劃以打造青島市西海岸經濟發展核心區的中心城區為目標,強化黃島經濟、文化、商務、旅游的中心地位,帶動西海岸其他組團的發展。按照青島市西海岸經濟發展的要求,體現區域整體發展的思路,統籌規劃用地布局、合理分布人口,協調港口、產業、環境、交通和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黃島區2020年規劃:擁有146萬人口、集航運、物流、旅游、現代制造于一體的西海岸中心城區 本次規劃將黃島區功能定位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物流貿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現代制造業基地,西海岸地區的中心城區。規劃確定黃島分區主要體現六種職能:港口航運、物流貿易、制造業基地、旅游度假、居住和港口服務、支持功能。 結合黃島區的人口現狀特征與增長趨勢、就業需求以及環境與資源容量,規劃確定2010年黃島區的人口規模為65萬人;2020年黃島區人口規模為146萬人。 規劃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為179.3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為122.81平方米。 規劃2020年居住用地比例為19.18%,人均居住用地為23.61平方米。 規劃2020年工業用地比例為30.81%,人均工業用地為37.91平方米。 “三灣”、“兩帶”同“一心”,海陸齊頭共奮進 根據規劃,黃島區建設空間將沿“一心,三灣,兩帶”展開,結合地形特征形成以“三灣”為中心,向外呈發散狀展開的不規則帶形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一心”:即西海岸行政商務、文化娛樂、商貿綜合中心。 “兩帶”:指向北沿膠州灣高速公路形成的工業產業發展帶和南部向西沿濱海公路形成的居住、旅游產業發展帶。 “三灣”:即唐島灣、前灣、薛家島灣。唐島灣地區,是西海岸的行政商務中心區,主要體現行政商務辦公的功能。前灣港,是國際航運樞紐港和保稅區所在地,主要體現航運、國際物流貿易的功能。薛家島灣,主要體現大造船制造基地的功能。 港工商旅促發展,八大分區現蓬勃 根據規劃,黃島區功能分區為“八區”:唐島灣中心區、國際物流貿易樞紐港區(含保稅區)、修造船基地工業區、鳳凰島旅游度假區、臨港產業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重石化工業區、北部產業新區。 唐島灣中心區精心打造西海岸行政商務中心區 該區位于齊長城路、保稅區、前灣南港區以南、唐島灣濱海岸線以北;昆侖山路以東、薛家島灣以西的地段。該區域用地總面積為41.07平方公里,包括齊長城居住片區、昆侖山路居住片區、薛家島居住片區和行政商務區(CBD)、大澗山城市山林公園五個組成部分。 規劃目標:以行政辦公、商業、金融貿易、文化娛樂、居住為主。規劃通過控制濱海環境較好的用地,增加建成區的綠地,完善配套服務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品質,精心打造西海岸行政商務中心區的形象。 國際物流貿易樞紐港區打造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園區和自由貿易區 該區位于海河路、澎湖島路以南,江山路以東、嘉陵江路、大澗山以北的地區,總面積為37.78平方公里,由前灣港物流貿易港區和黃島生活綜合區兩個組成部分。 規劃目標:前灣港物流貿易港區規劃堅持“高起點、現代化、綜合化、生態化”的原則,重點解決好該區域的疏港、客貨運交通的組織,確保港口、保稅區聯動發展的需要,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為其服務的第三產業,將該區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園區和自由貿易區;黃島生活綜合區規劃集中成片改造居住區的環境,完善增加為國際物流貿易樞紐港區配套服務的各類設施,控制開發強度,增加綠地,強調保護有關老黃島的文化風情風貌,改善該區的適居性,減少黃島電廠、油庫對生活居住區的污染。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